大一統下沒有解

梁京﹕評大陸「上訪」制度改革的困境

梁京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11月30日訊】胡溫的親民作風,讓不少人對他們產生期望,其中也包括許多遭到地方官僚欺壓的百姓。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衝破地方政府的重重阻撓,前往北京“上訪”,令胡溫面臨十分尷尬的局面。據近兩期《南方週末》報導,上訪的壓力終于迫使胡溫決心對上訪制度進行改革。由於情勢緊迫,胡溫希望各方面能儘早拿出一個可行的改革方案。但是,大陸學者對如何改革上訪制度發生了重大分歧,頗讓他們左右為難。

挑起爭論的主要人物是大陸社會科學院的于建嶸。此人是研究大陸農村基層政權問題的專家,以大膽揭露農村基層治理的危機而引起朝野注意。他也是主張在大陸農村基層實行激進民主改革的代表人物。對許多人來說,于建嶸關於上訪的改革主張大感意外。因為他主張乾脆利用這個機會,弱化上訪制度,給法治和民主代議制的發育成長騰出空間。具體來說,于建嶸主張最終撤銷各級政府的信訪機構,把信訪集中到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人民代表來監督政府、法院和檢察院的工作。很明顯,于建嶸腦子裏的藍圖,就是西方三權分立的現代國家制度。

反對于建嶸而主張強化上訪制度的官員和學者人多勢眾,他們認為,司法獨立,三權分立的制度在中國大陸不僅不是一個現實的選擇,而且,在可見的未來,也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在這方面,向胡溫建言恢復中國“仁政”傳統的康曉光,表達得最為明白。康曉光提醒採訪記者,不要無視中國的國情。他說“我們是一個行政主導的國家,在司法難以真正獨立的情況下,中國需要這麼一套反饋系統來瞭解社會存在的問題,瞭解民眾的需要。這是一個沒有門檻的系統。”在康曉光們看來,于建嶸取消上訪機構的想法是匪夷所思,是食洋不化的一種迂腐之見。

但事實上,于建嶸並非等閒之輩。他看到了上訪制度存在的一個要害問題,那就是其運行成本越來越高昂,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程度,因此上訪制度絕非如康曉光所言,是一個“沒有門檻的系統”。此次《南方週末》借報導上訪改革爭議之機,著實向海外透露了不少原本屬於大陸“國家機密”的內容。

內容之一,大陸當局為了減輕上訪的壓力,採取按照上訪人數給地方政府排名次的辦法,對地方當局施加巨大的政治壓力。內容之二,地方當局為了減少中央的上訪壓力,派出大量警力阻止上訪,乃至到北京“接訪”,也就是把上訪的人員截回本地。內容之三,地方政府為減少上訪的種種措施,耗費巨大。

四川有關部門向當地人大彙報,每“從北京領一個上訪者回來,要耗掉一萬元人民幣”!內容之四,大陸的上訪量連續十一年增長。每次當局採取新的舉措,結果都事與願違,引發更大的上訪高峰。海外雖然對上述情況早已知其大概,但由大陸媒體如此公開地透露這些令當局十分尷尬的內容,還是第一次。

為阻止上訪,政府耗費巨大,而上訪百姓更是傾家蕩產,乃至家破人亡。不久前,在大陸中央電視臺的“面對面”節目中,著名主持人王志,採訪了一位上訪十年,終獲成功的東北農民佟鳳奎。佟是上訪人員中不到千分之二的幸運者之一,他通過電視,第一次對全世界講述了上訪者忍饑挨餓,露宿接頭的悲慘處境。

胡溫最終會聽從誰的意見呢?是聽從于建嶸的主張,弱化上訪制度,走向司法獨立與民主代議制,還是聽從康曉光們的意見,給求告申冤的小民們樹一個更大,更有權威的信訪衙門呢?事實上,無論他們選擇哪一種意見,都不可能解決問題。這是因為,以中國之大,內部差異之懸殊,于建嶸和康曉光們的各自主張,都只適合一部分地區,而不是全部。不錯,在總體上,大陸中國是一個行政主導的國家,距司法獨立尚有很遠的距離。但是,這並不等於一些地區沒有快速向司法獨立過度的可能。

近年來,大陸當權的政治和知識精英們在經濟高速增長的鼓舞下,經常感到他們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但是,如果他們不放棄對大一統的迷戀,無論他們是主張復古還是主張維新,都不可能抓住機遇。因為對大一統的迷戀窒息了他們的想像力,而一個缺乏想像力的民族,是不可能抓住任何歷史機會的。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梁京:大陸房價只漲不跌的玄機與後果
梁京﹕為什麼人民幣很難升值?
梁京﹕農村基層民主的困境
梁京﹕大陸中國面臨又一次中央集權的浪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