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兩屆總統大選爭議凸顯的問題值得深思

標籤:

【大紀元11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潘應辰台北3日電)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已經結束,但是美國民眾次日醒來,下屆總統人選卻仍未產生。

十年來,美國民眾已經歷兩次這樣的大選,它背後凸顯的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根據開票最新結果,尋求連任的布什目前以二百五十四張選舉人票,領先民主黨對手凱瑞的兩百五十二張,目前剩下俄亥俄州 (二十張)、愛阿華州 (七張)及新墨西哥州 (五張)仍懸而未決。

剩下這三州,就目前開票進度而言,布什都居於領先地位,但是任何一位候選人沒有贏俄亥俄州,就不可能當選。

凱瑞的競選搭檔愛德華茲已宣布,「每一張票都要計」,而且他們將會「為每一張票奮戰」,他的話留下很多尾巴,因為民主黨可以有很多種作法來尋求扭轉目前的劣勢。

最大的動作,是在俄亥俄州十一天後開始計算「臨時選票」 (provisional votes)同時,向州選務機關提出全面重新計票 (recount)要求,以目前雙方在這個州差距十三萬六千票而言,未達州法律規定的自動重新計票標準,但是凱瑞陣營有權提出這樣的要求,一旦受理就進入司法程序,有可能演變成2000年佛羅里達州延宕三十六天的翻版。

同時,凱瑞陣營還可以就其他自認應贏未贏又差距甚小的州,同樣派出律師打選舉官司,而不單純把全部雞蛋放在俄亥俄一個州,如果這樣做,美國下屆總統肯定一個月內還難以產生。

法律上而言,凱瑞陣營絕對有權這麼做;但是政治上,他得冒比四年前高爾更大的風險,因為高爾在全國普選票是贏布什的,凱瑞這次在全國普選票卻是輸給布什三百五十多萬張票。

更重要的是,布什的全國得票率超過百分之五十一,他得到的普選票將近六千萬張,已經打破裡根所締造的最多普選票紀錄,這當然是拜這次大選超高投票率之助。

凱瑞要避免日後被美國歷史嘲弄為「酸溜溜的輸家」 (sore loser),他不僅要為他的行動找到充分正當性,還要有足夠的政治智慧。

美國十年來兩次大選都發生投票日後總統難產,不僅對美國民主是一大傷害,也凸顯美國這些年來民意嚴重分歧的事實。

前者,將增強改革美國選舉制度及選務作業的呼聲,後者則有賴政治家的療傷止痛。

美國兩百多年前訂定的選舉人團制度,有其歷史意義,各州的選舉人數是由聯邦參議員 (每州兩席)加聯邦眾議員 (每州依人口比例分配,每十年調整一次)再加一,這種制度是為保障小州的發言權,它符合美國立國的精神。

但是,政治學者都同意美國的選舉人團制度違反民主政治每人一票,票票等權的原則,因為美國小州居民的一票影響力超過大州的一票,美國歷史上也產生過四次,普選票得票較多的候選人,反而因選舉人票較少而落選,這套制度產生「少數民意總統」 (minorityPresident)的情形。

以這次俄亥俄州的爭議而言,如果單純以普選票論之,布什得票明顯過半,他獲得多數投票選民的支持,他當選美國總統有充分正當性,但是選舉人票因爭議而未過半,就又使美國陷入一場計票和法律訴訟的漫長爭議。

但是,美國憲法規定,更改選舉人團制度得參、眾兩院三分之二多數通過修憲案,再經四分之三的州同意,以美國政治實情,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任務。

更值得憂心的,可能是另一個民意兩極化的問題,美國長期以來就因為墮胎合法化、同性婚姻合法化、胚胎幹細胞研究、槍枝管制、環保等議題而爭吵不休,今年大選國家安全議題跳上選戰主軸,連如何對抗恐怖主義都產生分歧,這對美國民心的團結有很大傷害。

這次大選,不看總統部分,看國會參、眾議員改選及州長選舉,很明顯是共和黨勝利,許多政治專家認為這是美國民意由中間溫和漸趨保守派的象徵,但是在重大議題上,無論布什或凱瑞最後誰當選,療傷止痛、凝聚美國民心,都將是最大課題。

相關新聞
美國大選 布什以254:252領先
阿諾在洛杉磯預賀布希美國大選連任成功
美國大選快報:布什254:242暫時領先
美大選結果取決俄亥俄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