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16日訊】中國人民銀行於十月廿八日宣佈,自十月廿九日起,上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放寬人民幣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允許人民幣存款利率下浮。這是中國九年來首次升息:中國人民銀行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二七%,由目前的一‧九八%提高到二‧二五%;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二七%,由現行的五‧三一%提高到五‧五八%。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利率也相應調整,中長期上調幅度大於短期。
就一般狀況而言,當一個經濟體成長得過快時,強而有力的需求將提高該經濟體最基本的各項要素之成本:從地租、工資、利率到其他。這樣的價格上揚會造成通貨膨脹。而為了抑制通貨膨脹,一個慣用的方法是減少資金的可及性,亦即調升利率,藉以抑制市場需求。
但是,在年度經濟成長率高達九%的狀況下提昇利率以抑制需求,並不容易。中國不像美國,利潤並並非企業關注的重點。事實上,中國政府對企業經營的首要考量是維持社會安定,因而中國國有企業的主要任務是社會安全網而不是生產中心。由於利潤率只是次要考量,因而讓這些企業維持運作極為重要。
這需要對國有企業挹注很多錢,因而中國政府刻意將利率壓低,藉以使國有企業可以持續取得低廉的貸款來維持其運作。隨著時間的積累,國有企業的債務不斷累積,最終超過國有企業本身的償還能力。
調升利率將終結此一運作模式:國有企業將不再享有輕易取得廉價貸款的條件,意味著國有企業的改革非進行不可,而國有企業改革勢必造成中國剩餘勞動力問題的惡化,激化中國的勞工抗爭,弱化中國政府的政權正當性,使經濟、社會與政治局勢更為動盪,從而弱化外資對中國經濟的信心。簡言之,中國經濟正面臨嚴重的連環鎖,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波及其他的環節。
今年四月推出的﹁宏觀調控﹂,具現出北京當局對問題嚴重性的認識。問題是不僅內部問題嚴重,國際環境也對中國經濟不利。從今年六月迄今,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與通貨主要盯緊對象的美國,已經調升利率○‧七五%。控制美國貨幣政策的聯邦準備理事會將在最近兩個星期內開會,市場上現在正觀望美國可能再度調升利率。由於中國與美國緊密的貿易關係,以及中國人民幣緊盯住美國的政策,若美國調升利率而中國不跟進,資本將大量從中國湧向美國。如果廉價的銀行帶傀是中國整個經濟體系得以繼續運行的血液,那麼外國直接投資就是讓中國經濟得以繼續擴張的骨髓。因此,北京面臨兩難:為了留住資金,必須調升利率;但調升利率將進一步斲傷國有企業的生存。
北京當局最近調升利率○‧二七%的行動,顯示中國政府企圖在這兩難之中謀求一個平衡道路。就現實而言,調升利率是唯一的選擇,但中國政府調升利率的幅度未像美國政府那樣,目的是希望能夠緩和調升利率所造成的衝擊。只是,這種作法將很難取得期望中的效果。
不僅美國調升利率衝擊中國,國際油價的攀升,也讓中國經濟更為困難。中國的企業依賴廉價貸款來維持運行,但他們必須透過企業的運作與獲利來償還債務,並且必須用賺來的外匯購買能源。當油價攀升至去年的兩倍水準時,這些企業的財政支付能力就受到嚴重的擠壓,他們必須在償還債務與支付更多的能源支出上作出抉擇。
如此一來,美國利率調升與國際油價攀高的雙重衝擊,使中國經濟處於四面楚歌的狀態中。中國政府必須在應付高油價、利率調升、維持外資信心、國有企業存活、國有銀行健全等鋼索中維持平衡,但平衡根本無法維持,中國政府最終必須在這多重目標中有所取捨,看是放棄國有企業、國有銀行,或是放棄維持外資的信心。
目前仍難以確知中國政府會作出什麼樣的選擇,但重點是,這些選擇終究要作出。一旦選擇作出,中國經濟的困境與危機,就會更清楚地暴露在全世界的眼前。
──轉自《TAIWAN NEWS 財經文化週刊》158期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