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14日訊】第一次大戰爆發後,統治阿拉伯半島的奧斯曼帝國對英法宣戰,被奧斯曼統治的阿拉伯人,于1916年乘機發動了爭取民族獨立的武裝起義。阿拉伯起義軍配合英法對奧斯曼政府軍作戰,1918年10月,起義軍攻佔敍利亞的大馬士革,敍利亞人宣佈成立自己的獨立國家。可是英法兩國早有密約,戰後把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阿拉伯領土劃歸英法兩國委任統治,敍利亞被劃歸法國委任統治。
‘?1919年7月,敍利亞國民大會在大馬士革召開,大會要求西方列強承認敍利亞爲獨立的主權國家,拒絕巴黎和會擬議中的委任統治,但參加巴黎和會的各列強對敍利亞人的要求置若罔聞。1920年3月,敍利亞國民大會自行宣佈敍利亞獨立,但英、法兩國拒絕承認。1920年7月,法國向自行成立的敍利亞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敍利亞無條件接受法國的委任統治,被敍利亞拒絕,於是法軍發起武裝攻擊,敍利亞軍戰敗。在法國的軍刀面前,敍利亞被迫接受法國的委任統治。
‘?#25933;利亞人起義,配合英法對德奧作戰,按理本應是戰勝國。但在巴黎和會上,列強卻把其領土分給法國委任統治。中國人也會記得巴黎和會上把中國領土分給日本的恥辱經歷。在那個年代,強權就是真理。英法等西歐國都是民主主義國家,但這些民主主義國家只是對自己的人民講民主,對外國的人民講的卻是強權和利益。
‘礎銴镼@界大恐慌的1929年,兩位敍利亞留學生阿弗拉克和比特魯在巴黎偶然相遇。阿弗拉克是東正教徒,比特魯是伊斯蘭教徒,雖然信仰不同,並未影響兩人的友誼,因爲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理想。近代以來阿拉伯人一直受壓迫,淪爲西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們在思考:阿拉伯人怎樣才能改變任人宰割的處境?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一個超越國家和民族的大阿拉伯聯盟,這樣就有力量抵禦西方列強的侵略宰割。
‘穠惟唭J和比特魯在阿拉伯留學生中創建了“阿拉伯學生會”,傳播他們的“泛阿拉伯主義”思想。回國後,兩人潛心著書立說,10年以後,兩人在阿拉伯的青年學生中,已成爲負有盛名的理論家和宣傳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又給敍利亞人的獨立帶來好機會。1940年法國維希政府投降,敍利亞成爲德國的勢力範圍。爲了與德國對抗,1941年英軍和自由法國聯軍進入敍利亞,宣佈讓敍利亞獨立。 1943年 7月,在敍利亞舉行自由選舉,成立自己的政府。
‘?#29234;了參加1943年的議會選舉,阿弗拉克和比特魯等人組建了阿拉伯復興黨,但阿拉伯復興黨在大選中一個席位也未獲得。原來當時敍利亞的社會形態是部族制度,一般百姓名義上有自由投票的選舉權,但實際上他們投票時不得不遵從家長和族長的意志,所以投票只是反映了少數大部族首領的選擇,所謂的自由選舉不過僅僅是一個名稱而已。後來阿弗拉克說:“他們(西歐)讓我們搞自由選舉,我們搞了,結果怎麽樣?我們一票也沒有得到,儘管人民是支援我們的。”
‘穠惟唭J是阿拉伯現代史中極其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創辦的阿拉伯復興黨(後改稱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成爲阿拉伯世界跨國家的政黨。後來阿拉伯復興黨通過革命和政變的手段,在敍利亞和伊拉克取得了政權,現在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在敍利亞和伊拉克都是執政黨,現任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也是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員。侯賽因總統發起入侵伊朗和科威特的行動,意在用武力統一阿拉伯世界,也是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人的泛阿拉伯主義的另一種表現。
‘礎b二次大戰前,阿拉伯知識份子對西歐的民主體制多持讚賞態度,也希望在阿拉伯引進西歐式民主。可是1943年敍利亞舉行的有名無實的自由選舉,使阿拉伯的知識份子對西歐式民主體制是否適合於阿拉伯社會開始表示懷疑。之後阿拉伯思想界出現兩條道路或兩種傾向:正確獨裁主義(即所謂“開明專制”)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礎b正確獨裁主義道路上,埃及總統納賽爾成爲第一位阿拉伯人盼望的“正確獨裁者”。1945年,納賽爾等人組成了秘密的反政府“自由軍官團”,1952年發動政變,推翻了法魯克王朝,廢除了君主政體,成立了埃及共和國。但埃及共和國並沒有成爲西方概念中的民主國家,而是開明專制的獨裁體制。納賽爾任總統後,在埃及實行 “阿拉伯社會主義”。納賽爾在政治上實行一黨獨裁,取締一切反對黨派,阿拉伯社會主義聯盟成爲唯一合法的政黨;在經濟上實行工業國有化政策,徵收了英法等外國資本在埃及的企業,較大的民族私人工商業也國營化;在土地政策上,將大地主的部分土地分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在婦女解放方面也有了很大進展。
‘簪仴葫O“泛阿拉伯主義”的信奉者,他認爲阿拉伯世界最終應該走向統一的大阿拉伯聯邦。納賽爾設想的大阿拉伯聯邦是超越宗教的政教分離國體,只要是講阿拉伯語的,不管什麽民族,什麽宗教信仰,都是大阿拉伯聯邦的成員。要達到這個最終目標,納賽爾計劃分三步走:第一步,把埃及建成一個富強的國家,成爲阿拉伯聯邦的基石;第二步,收回被佔領的阿拉伯領土(主要是指巴勒斯坦);第三步,建成統一的大阿拉伯聯邦。
‘?#29234;了儘快使埃及富強起來,納賽爾採納了蘇聯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方式,重工業、國防工業優先的建國思想。當然納賽爾的社會主義和蘇聯的共産主義並不是一回事。納賽爾是不結盟運動的創始人之一,奉行中立和不結盟政策,既不一邊倒向美國陣營,也不一邊倒向蘇聯陣營,爲阿拉伯世界開創了一條新的外交道路。
‘簪仴葵漸t一個壯大計劃就是殲滅以色列,解放巴勒斯坦。要達成這個目的,離開大國的支援是不行的。美國支援以色列,納賽爾就向蘇聯尋求軍事上的支援。蘇聯出於冷戰的需要,也需要在中東尋找一個戰略夥伴,雙方有共同的戰略目的,於是蘇聯逐步成爲埃及的主要軍火供應國。在蘇聯的援助下,埃及的軍事力量穩步增加,特別是空軍和裝甲部隊有明顯增強,近代戰爭的作戰能力有很大增長。
‘穡麮{在爲止,還沒有一個阿拉伯國家領袖,能像納賽爾這樣得到阿拉伯民衆的衷心愛戴。納賽爾推翻了腐敗的封建王朝,建立了進步的共和國,奉行不結盟的獨立外交,這些都得到阿拉伯人的讚賞。特別是納賽爾敢於向西歐列強挑戰,收回了蘇伊士運河,又使納賽爾名聲大震。納賽爾口才很好,他富於情感的政治演講,感染了無數阿拉伯人民。下面摘錄一段納賽爾的有名演講。
‘?“我們在與西歐列強和以色列雙方作戰。西歐列強製造了以色列,侮辱了我們阿拉伯民族,而且更有甚者,不管在1948年以前還是以後,西歐列強對我們阿拉伯人一直視而不見,對我們的感情、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權利,從未給過一顧。我們要教會西歐人,那些愚弄我們、侮辱我們、踐踏我們權利的西歐人,懂得尊重我們阿拉伯民族,認認真真地把我們當作他們的對手。”
‘繚礄禸F烏地阿拉伯等親美國家禁止出售納賽爾的畫像,人們就從黑市買來納賽爾的畫像挂在家中,向神一樣地對納賽爾祈禱,把阿拉伯復興的希望寄託在納賽爾身上。每當埃及的“阿拉伯之聲”電臺播放納賽爾的講話時,收音機旁總是擠滿熱情的聽衆。人們傳誦著納賽爾的故事:納賽爾貴爲總統,但仍然住在普通的平房裏,他沒有豔聞,沒有存款,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爲了埃及,爲了阿拉伯,,,。很多阿拉伯國家的人民都盼望自己的國家與埃及合併,接受偉大領袖納賽爾的領導。1958年2 月,敍利亞與埃及合併爲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納賽爾的大阿拉伯聯邦的夢想,好像已經看到了曙光。
‘繕M而一個統一強大的阿拉伯聯邦,必然威脅到以色列的生存,以色列不允許阿拉伯聯邦的誕生,要把她扼殺在搖籃中。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對埃及發起突然襲擊,拉開“第三次中東戰爭”的序幕。以色列在幾天之內摧毀了埃及十幾年裝備起來的空軍,佔領了埃及的整個西奈半島。埃及軍事上的慘敗,大大打擊了納賽爾的威信,破碎了納賽爾的夢,也破碎了阿拉伯人的夢。
‘?1970年 9月28日,納賽爾因心臟病突發去逝,幾十萬人爲他送葬,人們唱著: “世間唯一的神安拉,納賽爾是他的愛兒”。那時全世界的阿拉伯人把阿拉伯統一、阿拉伯復興的期望寄託在納賽爾身上。納賽爾死了,埃及敗了,阿拉伯的統一和復興,轉眼變成看不到期待的渺茫。
‘?1950年代到1960年代,也就是納賽爾的時代,泛阿拉伯主義是阿拉伯世界的主流思想。納賽爾死後,利比亞的卡紮菲、伊拉克的侯賽因都試圖繼承納賽爾的衣缽,重新打起“泛阿拉伯主義”的大旗,統一阿拉伯世界。但他們的資歷、人品和威望,都無法與納賽爾相比,納賽爾沒有接班人。此後,泛阿拉伯主義雖然仍是阿拉伯世界的主流思想之一,但其主導地位已逐漸被“泛伊斯蘭主義”,即我們所說的 “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所代替。
‘穠x阿拉伯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非常不同。泛阿拉伯主義是非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個政教分離的國家聯邦,強調不論宗教信仰,不論民族,凡是講阿拉伯語的都是一家人;泛伊斯蘭主義則是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體系,強調不論國家,不論種族,不論講什麽語言,凡是信伊斯蘭教的都是一家人。泛阿拉伯主義的基石是阿拉伯語言、阿拉伯文化,而泛伊斯蘭主義的基石則是伊斯蘭宗教信仰。伊拉克的薩達姆侯賽因是泛阿拉伯主義者,而阿富汗的塔利班則是泛伊斯蘭主義者。
‘?“泛伊斯蘭主義”或“原教旨主義”可以追溯到本世紀初的伊斯蘭政治家和宣傳家哲馬魯丁·阿富汗尼。1920年代創建的“穆斯林同胞團”,是現在“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的先驅。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基本思想是:“爲什麽近代伊斯蘭國家落後了?爲什麽伊斯蘭教徒不斷被異教徒欺壓?那是因爲我們偏離了伊斯蘭的真正精神和基本原則。我們必須返回到伊斯蘭精神的原點,才能改變伊斯蘭世界的現狀。”
‘瞻H們爲什麽會信奉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其實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也有自己的理論: “現在人類社會的戰爭、暴行、屠殺、迫害,都是來自所謂社會主義、共産主義、民主主義、法西斯主義等人類頭腦中的不潔思想。要消滅戰爭、消滅迫害、消滅犯罪,達成一個平等幸福的人類社會,就要清除人類頭腦中不乾淨、不純潔的思想。而達到這個目的的唯一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伊斯蘭精神。”
‘礎b1960年代以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是少數派,並沒有很多的支持者。但進入 1980年代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迅速擡頭,出現了伊朗,阿富汗塔利班這樣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國家。被視爲恐怖主義分子的本拉登,更是推崇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埃及等比較西方化的阿拉伯國家,也受到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很大影響。比如埃及最高法院放棄了1979年制定的男女平等同權的法律,就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回歸的一個示例。
‘簣q另一方面來看,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擡頭,也與阿拉伯國家的近代化發展,經濟開發失敗有密切關係。阿拉伯國家的普通人民看到的是什麽?是上漲的物價,擴大的貧富差距,無德的商人,陰謀的政治家,敗壞的社會風氣,掠奪阿拉伯財富的異教徒,,,。在這樣烏煙瘴氣的社會中,一般大衆難免産生對社會的怨憤心理,需要尋求一種精神寄託,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正給了他們精神的解脫。
‘礎b1970年代前,阿拉伯人把解放巴勒斯坦看作是民族解放戰爭,是爲民族而戰;而現在阿拉伯人把解放巴勒斯坦看作是“聖戰”,是爲神而戰。成立於1960年代的巴勒斯坦抵抗組織叫做“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不叫“巴勒斯坦聖戰組織”,而成立於1980年代的阿富汗抵抗組織叫做“阿富汗聖戰者伊斯蘭聯盟”,不叫“阿富汗解放聯盟”,也反映了阿拉伯世界思想思潮的變遷。
‘穠x阿拉伯主義的釀成和泛伊斯蘭主義的釀成,既有阿拉伯人的內部原因,也有國際社會的外部原因。從泛阿拉伯主義到泛伊斯蘭主義,表現出當代阿拉伯人對國家和政府的失望,不得不到神的旗幟下尋求解脫的歸屬意識。
‘?
2001年10月16日寫於日本’??font color=#ffffff>(//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