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13日訊】有不少中國人喜歡把愛國挂在嘴邊,而且特別喜歡用他們自己定制的 “愛國”的尺子來衡量所有的人和事。人民幣該不該升值的問題現在也成了是否愛國的一塊試金石了。據說要求人民幣升值是以美國爲首的西方陣營的一個大陰謀。他們嫉妒和害怕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所以通過壓人民幣升值來打擊中國經濟。而那些只要在任何場合大喊一聲“人民幣不應該升值”的人,也都輕而易舉地成了中國人民的好朋友。不僅是好朋友,而且還有實惠。他們中那些有些名氣的人常常被請到中國去作講演,專門講如何對付西方策劃的逼人民幣升值的陰謀。這樣以來雙方都好看:外國人一場講演下來可以得個一萬、兩萬美金,中國人則可以向世人顯示“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我不是什麽中國人民的朋友,因爲我本來就是一個中國人,一個具有中國國籍的中國人。但是,從一個經濟學家的角度看,我認爲人民幣應該升值。幾個月以前,我曾經寫過幾篇評論專門從匯率理論上談人民幣應該升值。今天我只想談談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和技術結構調整和對國內不同人群的收入利益的調整的積極作用。
人民幣升值有利於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觀察過去二十多年來的中國經濟增長,不難發現一個十分重要的特點,那就是外貿的增長速度大大高於整體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而且在過去二十五年間,除了極少數的三兩年外,都是貿易順差。中國的外匯也成爲爲世界之最。無論是從外匯儲備與整個經濟規模的關係來看,還是從外匯儲備與中國對外借款的比例來看,中國的外匯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多到國家不知道如何使用它,以至於只有用來購買回報率極低的美國政府債券。
但是也應該看到,中國賺取外匯的行業,都還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尤其是那些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的行業。靠勞動密集型行業出口本來沒有什麽錯。但是僅僅依靠這一點,一個國家的經濟很難形成長久的國際競爭力,因爲這個優勢很容易被其他國家所取代。通常而言,一個大國應該有自己的品牌。只有有了品牌,才具有長久競爭力。可是品牌需要技術含量、需要管理含量。而技術和管理的含量需要持續的投資來培養。如果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長期沈溺於勞動密集型行業,就會疏忽技術和管理含量的培養。等到勞動成本上來以後,再來考慮産業結構的調整。那個時候的調整成本更高,更痛苦。提高人民幣匯率,無異于提高現有出口工業的人工成本,這將促使人們將投資轉向那些技術含量和管理含量更高的行業和企業。主動升值,將掌握經濟調整的主動權。
人民幣升值也有利於合理調整國內不同地區之間和不同人群之間的收入結構。就經濟結構調整而言,大國比小國更有優勢,因爲大國的地區差異能夠爲調整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以中國爲例,通過人民幣升值逼迫産業結構調整不會損害整個國家的利益。從短期看,它會對沿海地區帶來衝擊,但是會對內地帶來好處。從長期看,沿海經濟結構的調整則會提高整個國家經濟的國際競爭力。當前中國的出口加工企業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區。而大量落後的內陸地區除了能夠爲沿海地區輸送一些沒有技術的農民工以外,從出口加工業的增長中得到的實惠有限。這也是近來人們關注中國地區之間收入差別的一個原因。只要配套政策得當,人民幣匯率的提高不會使中國的出口加工行業轉移到其他發展中國家,而會促使它們轉移到中國的內陸地區。與通過中央政府直接對落後地區投資相比,通過調整匯率和讓市場發揮作用的方式來減輕地區差別不僅更有效率,而且也能減少中央和地方官員通過控制投資牟取私利的機會,從而能減少産生腐敗的溫床。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