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8日報導】(據中廣新聞報導) 生命究竟發源自何處?由台師大地球科學教授(管一政)率領的天文研究團隊,觀測到宇宙中的恆星形成之前,周圍有一些細密的氣體,生命的起源可能就潛藏在這些氣體之中。
經過七年的開發,中研院和美國史密松天文台(Smithsonian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合作組成的〔次毫米波陣列〕(SMA)於去年底啟用﹔八座次毫米波望遠鏡,在夏威夷標高四千三百公尺的毛納基峰上,組成全球第一組次毫米波陣列。
在眾多研究團隊中,管一政教授的團隊,首度以次毫米波的高解析度影像,觀測到在低質量恆星,也就是跟太陽差不多質量的恆星於形成之前,周圍有一些緻密氣體與塵埃,這些氣體中有甲酸甲酯,甲醇,乙醇等重要有機分子。而當這個低質量恆星形成後,如果伴隨生成行星系統,就像太陽系一般,這些有機分子可能就是孕育生命的種子。換句話說,生命的起源有可能不只在地球上,也可能來自太空﹔管一政教授說,。
而次毫米波陣列觀測團隊觀測一週年成果,將於近期在〔天文物理期刊通訊〕專刊中發表,十八篇專文中,有四篇是由來自國內研究團隊領銜發表,研究重點包括恆星演化以及超質量黑洞附近的高溫氣體等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