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5日訊】(亞洲時報記者汪一江10月5日報導)四中全會落幕後,中國媒體百家爭鳴的現象繼續面臨不少考驗。一家備受外界關注的“民意預警網站”近日再度被封,同時各地方也紛紛傳出不同的宣傳政策,媒體的運作似乎出現了舉步維艱的情況。有分析指出,電子民主牆再被封,可能反映中國政局進入再次整合的階段。
定位為“民意預警網站”的中華投訴網,在四中全會9月19日閉幕後不久再度被封。與此同時,一度可以在中國境內登錄的“反腐敗網”,近日在中國境內也被封。一些過去在中國境內可以登錄的境外媒體,例如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的“早報網”,近日在中國境內也遭封殺。
幾乎同一時間,中國國內地方媒體也接到不少新的宣傳政策。近日中宣部就曾下令,所有“反日”的消息都要得到中央批準才可統一發放。巧合的是,在地方的宣傳部門,也幾乎同時出台了新的措施防止媒體的負面報道。10月1日出版的《南風窗》雜誌就曾指出:北方某國企大省告知當地政府部門及媒體,有南方媒體採訪,一律不得接待。
另外,中國官方新華網在九月底曾有網友貼出一篇據稱是批評上海商人周正毅,但被中國媒體封殺的帖子。據指出,這篇文章原是六月間應《南方周末》約稿作為其頭版的《方舟評論》而寫的。但發排前被封殺,據新華網的帖子說,有報社寧可白支付與稿酬相等的退稿費也不發。據稱,後來該文作者在幾家媒體作了嘗試也終未能刊出。
該篇題為《為富不仁周正毅,為仁難富孫大午》的文章指出:周正毅可以“不掏一個大子兒就讓官家把上海市中心的黃金地皮‘批’給自己,然後以這白撿的地皮為‘抵押’運動關係貸款數十(或說上百)億,再倚權仗勢趕走原住居民不許討價還價”。
有分析指出,有關的情況顯示,四中全會後,中國的政局開始進入整合階段。據分析,全會之前中央的路線需要輿論的聲援,隨著四中全會的結束,大鳴大放的氣氛反被新領導集體視為“雜音”。
又據分析,雖然中央軍委出現人事調整,但現時中國高層的互動並未結束。在現階段,中國高層的焦點可能由路線的爭論回歸跟“十七大”有關的人事卡位;在這個前提下,不論是中央或地方都有很大誘因去收緊宣傳政策。
有中國專家認為,中國的政局有點類似七十年代末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形勢。當年鄧小平的“實踐派”和華國鋒的“凡是派”出現路線分岐,但在1978年12月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實踐派”取得勝利後,曾在西單民主牆張貼大字報的魏京生就被判刑。
在四中全會前夕,中華投訴網戰略管理助理員康漠接受了新華社《瞭望東方週刊》編輯、記者黃泓的採訪,康漠在採訪中承認,中華投訴網“面臨一些麻煩”。康漠又表示,總的來說,製造麻煩的人一般是素質比較低下的一些人。
康漠當時曾表示:中華投訴網曾先後受到幾個省政府的要求,希望他們“低調”,又表示擔心他們在省的伺服器會麻煩到省政府。中華投訴網因此臨時關停了近十次。但康漠又指出,一些省黨委組織部負責幹部監督的官員以及中央部委的人士,經常登陸該網瞭解百姓的投訴。
中國官方中新社《新聞週刊》八月的一篇報道曾採訪該網站戰略管理顧問謝華強;謝華強當時指出,“中華投訴網”在考慮與社會主流媒體、政府機構,特別是人大、政協等進行緊密合作。
亞洲時報在線九月初曾報道,中華投訴網在9月2日被封後,溫家寶辦公室曾直接跟負責網站有關事宜的中國國務院新聞辦了解情況,該網站在9月6日重新開通。(//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