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褚盧生洛杉磯特稿)面對美國總統大選倒數三十天,不僅美國選民愈來愈重視選情發展,散居全球各地的「世界公民」(World Citizens)也開始透過無遠弗屆的溝通管道–網路」,向這一攸關未來世局的選舉「嗆聲」。
這些「世界公民」在觀看美國總統大選首輪電視辯論後,連日來競相上網表達他們的觀點。根據統計,這些人來自歐洲、亞洲、澳洲、中南美洲,甚至非洲,就國家而言,包括瑞典、法國、荷蘭、挪威、英國、日本、印度、委內瑞拉以及剛果等一百餘國,因此他們也被稱為關心美國選情的一群「世界選民」(World Voters)。
洛杉磯加州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大衛凱薩說,自從美國的重大政策必然影響美國以外的國家或地區,不少外國人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自己雖然無權投票,至少有權向未來的美國領導人適當表達個人所在的國家、社會所追求的利益與福祉。
凱薩表示,上述做法在布什依恃單邊主義決定美國外交政策後,愈加受到一些「世界公民」的認同與支持。
他也同時指出,在網際網路尚未普及前,這些「世界選民」的意見只是三五友好之間閒談的議題,但是網路的發達,令這些定位特殊的網站應運而生,也提供大眾一個可以盡情發抒的管道。
「世界論壇」(www.theworldspeaks.net)堪稱這類網站中的翹楚,該網站標榜自己的成立宗旨是讓各地民眾可以對美國政府的外交政策暢所欲言,並能構成對話的形勢。
另一個取名「世界投票」(www.theworldvotes.org),並且在荷蘭註冊的網站,則是提供每一位加入該網站的會員享有針對美國總統候選人一次「虛擬投票」的機會,投票的結果將於十1月2日美國大選揭曉時同步公佈。
基於「虛擬投票」在某種意義上能夠凸顯沒有投票權的「世界選民」,以另類方法選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美國總統,因此至少一萬名用戶已經向該網站登記成為合法的「世界選民」,其中百分之八十是歐洲各國的公民,其餘兩千人分佈於亞洲與非洲地區。
針對「世界投票網站」的行動,美國麻省「耶魯每日新聞」(Yale Daily News)今天在社論中特別為它背書。社論說,美國既然在全球一百四十餘國派駐軍事人員,這些國家的菁英及關心政治的人當然可以藉由「虛擬投票」表達他們的觀點,由於投票結果僅供參考,並不會改變大選的事實,其實也是無可厚非的。
其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網站,尚有「全球對美國網站」(www.earthtoamerica.org)、「開放民主網站」(www.opendemocracy.net),「二零零四之聲網站」(www.voices04.org)等,最近也都以恭逢盛會的態度,提供「世界選民」一個討論美國重大決策的平台,包括溫室效應、愛滋病防治等不同議題在不同國家或地區所造成的影響與後遺症。
登記為「世界選民」的剛果共和國律師肯邦加(Mawala kabanga)就透過「二零零四之聲網站」向白宮發出一封言簡意賅的電子郵件:「美國政府既然以世界警察的姿態出兵伊拉克,為什麼無視於烏干達的暴政,充耳不聞當地民不聊生的悲慘現況呢?」
另外一個取名為「與美國對談的網站」(www.talktoUS.org),則是支持經常進入該網站的用戶可以針對美國當前執行的重要政策已經影響到其他國家的實際狀況來發抒意見。
「與美國對談的網站」創設人威廉布蘭特(WillamBrent)早年曾是一名駐外記者,他因為巡迴採訪的需要,經常往來世界各地,聽到了許多國際人物對美國的看法,尤其是伊拉克戰爭的批評與建議。
布蘭特認為,既然美國的行動對鄰國與友邦都產生利害不一的影響,也就理所當然的應該重視不同的心聲,甚至傾聽對美國總統大選發出的「嗆聲」。一生奉獻於新聞工作的布蘭特形容,世界本是一家,人類同出一源,他相信經由網路傳遞訊息的便利,彼此不只相互溝通,也能從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