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能不能測量?今日,慢性疼痛已造成相當大的醫療甚至社會問題,正確瞭解病人的疼痛,才能給病人正向的回饋。
「痛」這個字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了,雖然我們每個人多半都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對痛有相當的瞭解,但事實上「痛」是種完全主觀的感覺,無法測量。如果一個人抱怨痛,醫師很自然地便會想到他身體某個部位產生了病變,中樞神經接收到訊息,感受到疼痛。找不到確實的病變來解釋疼痛來源,找不到原因的疼痛則被稱為「心因性疼痛」。
今日慢性疼痛已造成相當大的醫療甚至社會問題,例如止痛藥的過度使用甚至濫用,醫療資源和社會成本的耗費等。
生物、心理、社會觀點模式
目前醫學對痛的研究是以生物、心理、社會三方面綜合的觀點模式來研究,在生物層面的瞭解是周邊神經接受器受到刺激後,神經衝動經由脊髓傳到中樞神經系統,而這條路徑當中會受到某些神經纖維增強或抑制的影響,某些神經傳導的化學物質可能影響到腦內鴉片接受器,也可引發止痛效果。
有趣的是對中國傳統的針灸研究發現它也可激發體內類鴉片物質的釋放,因而有止痛的效果。這些研究說明了每個人對痛的易感性和忍受度何以會有先天上的差異,以及個人痛的忍受度為何會因為情緒狀態、所處情境而改變。
生物層面的理論能用來解釋急性的疼痛,而慢性疼痛或者所謂的心因性疼痛則必須從心理與社會的層面來瞭解。
心理學的學習行為理論認為慢性疼痛在最初可能是由真實的病變或外傷所引起,而環境裡的各種強化因素則使之持續存在或者惡化。若病人在病前的生活有許多沒有得到滿足的需要,或者和家人有衝突,則痛的症狀便使得他們有機會可以操縱家人、朋友、工作上的雇主與同事,以得到關心照顧,而且可以逃避他們不喜歡的事,如工作、責任等。所以從慢性疼痛病人的環境裡找出強化因素並加以控制,可幫助確立診斷。而且對治療和復健而言,使病人重回原來生活和工作上的角色極為重要。
社會層面對疼痛行為治療效果影響最大的是家屬與朋友的反應。配偶熱誠的照顧,可以鼓舞病人繼續接受醫療,但也可能無意中助長病人繼續耽溺於「病人」的角色,使他不願意好起來。醫療人員理解病人對痛的感受也有很大影響,病人對慢性疼痛的描述總是十分模糊,醫師往往做了許多檢查,卻找不出什麼確切的病因,只好求助於其他醫師或安排更精密的檢查,如此使病人更加懷疑自己得了什麼重大的疾病,難免就更擔心害怕了。
關照病人 也關照家屬心情
慢性疼痛的病人多半都有長期服用止痛藥的問題,因此在治療上也應該先建立起病人按照醫師囑咐規則服藥的正確觀念,不可依據自己主觀的感覺自行調整藥量,甚至亂買成藥來吃,以免日後變成止痛藥或麻醉藥成癮。
慢性疼痛的治療是一項複雜而且漫長的努力過程,必須要由內外科醫師和精神科醫師密切的合作協調。而且治療上配偶和家屬的參與非常重要,他們常會因為病人長久的疼痛而飽受心理上的折磨,常會感覺無望、無助,對病人有罪惡感,甚至出現憤怒等負面的情緒。這些複雜的心情都需要醫師的協助,讓家屬對病人的疼痛有正確的瞭解,鼓勵他們幫助病人繼續治療。家屬的支持與關懷可給病人正向的回饋,增強他建立良好的適應行為。──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