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6日訊】“3.20”總統選舉後,由於“槍擊案”的撲朔迷離和對選舉過程中的諸多疑點的決然分歧,島內族群慘遭撕裂,藍綠雙方對立情緒十分嚴重,已經對臺灣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產生了極其不利的影響。面對這一令人痛心的現狀,陳水扁總統于國慶這個能夠凝聚全民感情的節日,以“臺灣的故事”為主軸,以國民的相互理解、包容為中心,向全體人民和各政黨發出了和解、團結的訴求。
一、正視族群分裂的現實,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
半個多世紀以來,先有威權統治時期族群政策的偏差和其造成的國家認同的歧異,後有民主時期各政黨為了自身政治利益、於競選中刻意強化族群分野,今天,臺灣社會確實存在著嚴重的國家認同和族群分裂的課題。欲要妥善地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必須正視它的存在──對問題視而不見的鴕鳥政策,只能營造虛幻的和諧,勢必縱容矛盾進一步發展,以致積重難返。
令人欣慰的是,無論是執政黨、還是陳水扁總統本人,都對此有著異常清醒的認識,表示要“坦承面對”,“願意率先反省”,“並且尋求有效的化解。”於是,便有了9月間執政黨通過的“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和即將召開的由行政院主持的“族群及文化發展會議”,以及在年底立委選舉結束後,由朝野政黨領袖共同籌組“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的設想。
關鍵的是:陳水扁總統在講話中明確否定了部分民眾長期堅持的、視外省人為異類的觀點。他說,臺灣“是原住民族、客家人、河洛人的原鄉,也是外省新住民的新故鄉、外籍新移民的新天地。臺灣的主體性是由各族群共同參與所建構的,每一個族群都是我們臺灣的主人,每一個族群的母語都是我們臺灣的語言。”這為凝聚島內全民的力量,共同推動憲政改造工程,針對人民關切的其他重大國政議題,尋求朝野的共識與合作,團結一致,為政局的穩定和國家長遠的發展貢獻心力,奠定了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二、臺灣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過去半個多世紀,“2,300萬臺灣人民在這一塊土地上,篳路藍縷、胼手胝足所創造的經濟成就和民主成果”被公認為世界奇跡,演繹了一段尊嚴、勤勞、忍耐、克己、自強不息的動人故事。今天,臺灣成為了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的正式成員,是世界第15大貿易國;在2004年雅典奧運的競技場上,臺灣選手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在世界的許多個角落,都有臺灣的農技團、醫療團持續默默的耕耘奉獻的身影──臺灣已經成為國際參與、經貿援助、人道關懷事業不可或缺的一員。然而不應忘記的是:海峽兩岸的對峙仍然時刻威脅著臺灣的存續和發展,奧運賽場上還無法聆聽到中華民國的國歌,聯合國廣場上還不能升起中華民國的國旗。臺灣尚面臨著眾多的困難與挑戰。臺灣不能鬆勁,更需要加倍努力。這是保有今日的成就、爭取更為光輝的未來的不二法門。而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島內族群的相互理解、尊重、包容、和解與團結。
陳水扁總統在講話中對此有非常肯定的表述。他說,“為了持續改善國家的體質,增強臺灣的國際競爭力,”各族群應該放棄繼續釋放紛擾對抗,造成國家社會的停滯內耗,而應該重建團結的新契機,“讓國內政局展露新的氣象,給臺灣一個團結、穩定、安定、繁榮的機會。”
三、《生命》的象徵意義
《生命》是一部關於“9.21”大地震及重建故事的紀錄片。然而,正如陳水扁總統在講話中所說的,“《生命》這一部影片所拍的不只是‘9.21’的故事,而是臺灣這一塊土地的故事,勇敢堅強的臺灣人民的故事。”是承受命運的打擊、遭遇無數的挫折,即使面臨絕境也永不放棄,繼續勇敢地在曲折黑暗的隧道中奮力前行的臺灣精神的故事,是無比強韌的臺灣生命力的故事。它象徵著2,300萬臺灣人民“團結努力、永不放棄,共同為國家的前途找出口,為臺灣的故事寫下光明的新頁。”
四、必須儆醒的一點
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在民、人民享有充分自由與人權的國家,人民是國家的真正主人,人民的意願就是國家的意志,任何政黨、政治勢力與政治人物都必須無條件地尊重與服從,政府必須唯人民的意志馬首是瞻。然而,我們卻在陳水扁總統的講話中聽到了與這一基本民主精神不和諧的雜音。
陳水扁總統說,“未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者臺灣與中國之間,將發展任何形式的政治關係,只要2,300萬臺灣人民同意,我們都不排除。”這裏,“我們”——政府——成為了主人,有權力“排除”2,300萬臺灣人民的同意,顛倒了民主國家的主僕關係。個人認為,這段話應該修改為“只要2,300萬臺灣人民同意,我們都會尊從。”這樣方能體現出民主國家主權在民、政府不過是人民權力受託者的本質。
一個民選政權才剛剛開始第2個任期,就有了理所當然的“人民的主人”的心態,權力就產生了異化。權力的鐵律多麼可怕呵。正因為此,民主制度更顯可貴和必不可少。那些拒絕多黨民主的政黨與個人,如果不是因為缺乏對民主價值的正確認識,就一定是出於個人和小集團的私利;在民主成為世界潮流的今天,可以肯定作祟的是後者。
最後,筆者謹代表個人恭祝中華民國國運昌隆,早日實現偉大的復興。
--轉載自《民主論壇》網站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