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0日訊】大家都知道過量飲酒造成的危害,不過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甚至國內外一些研究者都堅持“少量飲酒有益健康”這個觀點,並努力尋找各種支持證據。然而,《自然》雜志最近一篇報告卻明確宣稱“即使少量飲酒,也有損健康”。
少量飲酒有益健康,《說文解字》上說,酒既可以制造出吉利,也可制造凶光。雖說無酒不成席,但酒也是穿腸毒藥。
元朝醫學家胡思慧在《飲膳正要》一書中,對飲酒的利弊總括為“酒味甘辛,大熱有毒,主行藥勢,殺百邪,通血脈,厚胃腸,消憂愁,少飲為佳;多飲傷神損壽,易人本性,其毒甚是也,飲酒過度,喪生之源”。明代大醫藥學家李時珍也說:“過飲不節,殺人頃刻”。
近年來,國內外一些研究認為,少量飲酒對身體是有益的,少量飲酒能提高智商 日本愛知縣國家生命科學協會研究發現,男性每日飲少於 540 毫升的日本清酒或葡萄酒,平均智商比不飲酒的男性高 3.3 %。女性飲酒者智商比禁酒者高 2.5 %。
少量飲酒可減少患心髒病的機會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的伊恩·懷特博士稱:每天飲一杯酒,可以減少 40 歲以上的男人和停經後的女人患心髒病的機會。另外,酒精還能增加體內的保護性膽固醇。而少量飲酒有益健康的年齡,男性從 35 歲開始,女性要到 55 歲。這項最新研究表明,酒對年長的男性和女性的健康才會有幫助。
無獨有偶,加拿大蒙特利爾心髒病研究所的一項新科研成果顯示,適當飲酒可保護心髒,可避免20%~30%的冠心病發作。他們認為酒精可長期控制總膽固醇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酒精具有減少血小板血栓形成效應,不論葡萄酒還是烈性酒或啤酒中的酒精,均可減少冠心病發作的死亡率。
少量飲酒能降低癡呆症的患病概率 荷蘭鹿特丹埃拉斯默斯大學的科研人員,對5395位年齡在55歲以上(含55 歲)的、沒有任何癡呆症跡象的老年人,進行了為期6年的跟蹤調查發現,那些每天喝1~3杯酒的人比那些不飲酒的人患上癡呆症的概率要低42%。
《自然》觀點:即使少量飲酒,也有損於健康《自然》雜志一篇報告指出:即使少量飲酒,也有損於健康。研究者列舉了他的支持論據:35歲以下的人,只要喝酒就會增加患多種疾病的危險;35~65歲的男性,每周喝5杯以上,女性喝8杯以上,患病的風險隨飲酒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時,也有一些研究得出與《自然》雜志相似的結論:少量飲酒會增加60種疾病的患病概率 流行病學證據表明,自1970年以來在世界范圍內開展的研究都證明,少量飲酒(每天1~2杯),可以降低老年男性和女性患冠心病的風險約20%~30%,但即使少量酒精也增加造成損傷和促成大約60種疾病的患病機會,如多種腫瘤、肝硬化和神經心理性疾病。
少量飲酒會對大腦產生不利影響 美國科學家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也表明,無論是輕度還是中度飲酒,都不能避免對這些人的大腦產生不利的影響。一周飲酒量在1~6杯之間的人被視為輕度飲酒者,中度飲酒者則是一周飲酒7杯以上。根據磁共振成像檢查的結果,輕度和中度飲酒者在飲酒後的確會引起腦量的萎縮。研究還發現,這種情況不分男女,也不分種族。
無論多少均可誘發哮喘發作 有資料表明,對哮喘患者來說,不論飲酒多少以及酒的度數高低如何,都是有害而無益的。這是因為酒除可引起過敏性疾病外,還可誘發哮喘發作。
少量飲酒也要因人而異,由此可見,少量飲酒對某些疾病(如心血管病)也許是有益的,但同時也會增加患其他疾病的機會。專家告訴我們,在決定是否采取飲酒養生時,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權衡利弊得失,切忌盲從。
一個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一個人能不能喝酒,每天喝多少酒應當由醫生來決定,因為每一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
根據目前的研究,有關限制酒精的意見還不統一,但也有部分機構和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標准。2003年12月,華盛頓的國際酒政策中心對不同國家確定的標准飲酒量是,英國人每天為8克,美國人14克,但日本人可以飲19.75克,並證實每天1至2次少量飲酒可使心血管發病率降低20%~30%,但這只是針對年齡在45歲至55歲的群體。
有名教授及专家等,歷經多年流行病學調查和研究,發現酒精性肝病發病規律,並於前不久為“少量飲酒”定出了“安全界限”。他們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計算酒精的攝入量,即:攝入的酒精量(克數)=飲酒量(毫升數)×含酒精的濃度(%)× 0.8 。例如,一次飲 52 度( 52 %)的白酒 100 毫升,其酒精量=100 毫升× 52 %× 0.8=41.6 克酒精。連續5年以上每天攝入酒精超過40克,即累計73千克以上,有48%的人會患上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
有专家指出,由於不同的人對酒精的敏感性不同,個體差異很大,因此“安全劑量”是相對的。他們的調查還發現,不論是白酒、葡萄酒、啤酒或其他任何含酒精的飲料,只要總量過大,對肝髒都有危害。長期飲酒對肝髒的損害比偶爾一次大量飲酒更嚴重,每天飲酒比間斷飲酒的危害性大,而一次大量飲酒的危險性又比一天分次飲酒要大。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