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奧雕塑家林文德:藝術新興國 努力空間大

人氣 22
標籤:

【大紀元10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2日電)旅居奧地利三十三年的雕塑家林文德最近回台,對台灣藝文場館硬體建設進步顯著感到欣慰;但對藝術家未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又頗為無奈。林文德雖然認為台灣人民的文化素養有待提升,但對台灣發展為文化大國仍充滿信心。林文德說,台灣是個藝術新興國家,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一九四七年出生的林文德,十四歲時向美術老師紀有泉學畫。國立藝專畢業後,於一九七二年到維也納藝術學院深造。作為素描家,林文德擅於畫出心底深處的線條;作為雕塑家,他非常注意處理整體的結構。

從宇宙觀的立場,林文德生活在不同的兩個世界。這兩個世界都是他的家鄉,由此證實:世界和平共存是可能的。

對於親生的故鄉,林文德是「愛之深、責之切。」前後睽違台灣三十三年,最近一次返台是在8月。他觀察台灣各地的美術館、文化中心等藝文場館後,深感台灣藝文的硬體建設比從前有顯著的進步,但軟體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例如,在車水馬龍的車道中間擺設藝術品,美化街道立意值得肯定,但視線被樹木擋住,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車輛快速行駛,根本來不及欣賞。林文德認為,大型的公共藝術品本應放置在寬闊的空間裡,讓人能觸摸到,甚至可以使用。

林文德坦承,台灣還只是一個「藝術新興國家」,必須充實藝術法令、讓更多的人關注藝術,台灣需要學習的地方太多了。例如,許多台灣的公共藝術品沒有藝術家的名字,他認為這是不尊重藝術家的表現。

他說,對照國外藝術家得到的禮遇,在台灣,只要有政治人物在的場合,藝文人士只有在旁枯坐的份,更別提還得自己將作品搬運到展場或公共藝術地點了,在歐美,這些工作都是由主辦單位代勞的。

另外,即便硬體設施進步,但民眾文化素養未能相對提升,也是不爭的事實。但樂觀的林文德不認為台灣的藝術環境無力回天,他以捷運為例說,台灣的捷運乾淨便捷是舉世知名,那是因為有政策和完整的法令制度做後盾;既然捷運做得到,只要有心,其他領域沒有理由做不到。

林文德早年熱中政治運動,加上經營中餐館,藝術工作曾中斷十年。他的餐館是奧地利格拉茨最老的中餐館。

林文德從事餐飲事業,一如在繪畫和雕刻工作上一樣地專注。這家位於格拉茨市中心的餐館,後來也成為當地藝術家、文學家和音樂會的聚會場所。因為藝術家雲集,為林文德的人生帶來了轉變,他重拾畫筆,在餐館樓上成立畫廊,每個星期安排人體素描課,並提供當地和外來畫家展出作品;他還與同好成立「陰陽藝術協會」,更回到老家─台灣,和從前的藝術界朋友重逢。

這段期間,是林文德藝術創作的頂峰。而隨著台灣民主腳步的加快,林文德與政治事務漸行漸遠。如今,這位過去的「世台會」會長,對台灣只有單純的關心,像是前幾天應朋友邀約參加要求歐盟禁止軍售中國的陳情活動,僅此而已。

林文德因為認同鄭南榕追求自由和平的理念,二00二年為鄭南榕墓園雕塑了「自由之翼」。這次返台則是參與一項公共藝術的設計,他計劃以「天地結合,世界大同」為設計主題,並預計在台灣停留到明年初。

去國多載,一直沒有機會在台灣舉行個展,現在己有畫廊和林文德接觸,預定明年底在台辦理個展,這是林文德目前最期待的事。

相關新聞
防禽流感 台入境檢疫啟動
中國遊 處處陷阱
民俗民風:成丁禮——人生的新起點
聖淘沙島將闢建豪華遊艇俱樂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