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不寐:讓「倪幼漁之死」震動中南海

任不寐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10月2日訊】倪幼漁已經死去四年多了!

倪幼漁是廣東佛山一位退休教授,1999年新年前夕,倪幼漁先生去台灣看女兒,在佛山海關被警察攔阻,一直關在當地的看守所裡被秘密審訊。2000年春的某一天,倪幼漁的家屬被告知,倪幼漁先生已經死在看守所裡。官方給出的理由是「跳樓自殺」。倪幼漁的屍體很快被火化,家屬由於政治恐懼不願意對此案提供更多消息和評論。我在2002年於北京、2004年於加拿大分別寫過兩篇文章(其中一份信寫給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對倪幼漁之死提出質疑,並呼籲有關方面予以關注。今天,希望能藉助《開放》雜誌繼續呼籲更多的人和人權組織敦促北京方面徹查此案,以使該案早日大白與天下。

倪幼漁被捕涉及兩方面的問題:第一、倪幼漁先生與北京自由派知識份子和港台媒體的接觸,早已經為警方所不能容忍;倪幼漁在佛山海關被攔阻的時候,被查獲行李中攜帶了很多「反動材料」和「反動書稿」——據我所知道,這些反動書稿至少包括我著的《災變論》一書,因為爭取這本書在海外出版一直是倪幼漁先生的一個心願。第二、更重要的是,他曾經向香港媒體報導過廣東一些地方的腐敗黑幕。據一位香港的朋友講,這些活動激怒了某些掌權者。這些活動也包括轉發發生在佛山大學一起案件的消息,而當地司法部門的首腦人物、甚至更高層的人物似乎涉嫌其中。根據1999年2月15日佛山大學人文學院潘先偉博士發表的《致全國教育界、文化界、司法界的一封公開信》一文披露:1998年7月9日潘在佛山街頭被一奔馳轎車所撞,遭到司機「葉建生」及呼來的幫兇毒打。此案被各種媒體曝光後,引起廣東省委書記李長春的關注,要求佛山依法處理好此案。但1999年2月13日,當地法院宣判打人兇手葉建生無罪。潘因此向佛山市中級法院提交了上訴材料,同時呼籲社會輿論予以支持。當地媒體報導:此案受到廣泛關注,不僅在於潘先偉是目前佛山唯一的一位文學博士,而且打人者手段之毒辣,激起了全院乃至全社會的義憤(《南方週末》12月25日)。網絡上的一些評論則暴出了更令人震驚的內幕消息:潘博士及同行其他教師竟然是被王震的孫子毒打!一位署「羊城」的網友1998年6月24日在電子雜誌《大參考》上發表消息說:「根據今天出版的《南方週末》、《羊城晚報》及廣州市民的議論,基本證實打人兇手是已故元老王震的孫子、中信總經理王軍的兒子、深圳長城計算機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小兵」。「從廣東佛山傳來的消息說,由於互聯網上已經透露毒打潘博士的兇手是王震之孫王小兵,佛山市公安局決定不再隱瞞下去,將案情如實告知當地媒體,今天下午出版的羊城晚報上,已有王小兵的名字,但沒有提他的背景。」

我相信倪幼漁先生必然向海外媒體披露了這些內幕,也相信他的俠義之舉也必然引起黑惡勢力的嫉恨與報復;但我不相信倪先生會自殺。第一,倪幼漁先生歷經中國歷次政治運動的殘酷打擊,1999年他已經年逾七旬,他以前沒有自殺,現在更不可能自殺。第二,倪幼漁先生是一個很樂觀的人,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他天天早起鍛練身體,而且對中國未來充滿了信心。這樣一個人怎麼可能自殺呢?第三點理由同樣重要:中國警察部門,特別是在江澤民「穩定壓倒一切」的政策鼓舞下,已經墮落為權力打手,一些惡警通過刑訊逼供殘害人命、製造冤案的新聞即使在大陸也不斷被披露,因此「倪幼漁之死」成為又一起同類冤案是完全可能的——

1998年7月7日上午,遵義市紅花崗區公安分局刑警對熊先祿施以種種殘忍手段進行逼供,致使熊先祿死在刑警六中隊一探組辦公室裡。經法醫鑑定,熊因外傷、劇痛、失水、飢餓、緊張過度等刺激而休剋死亡(法制日報)。

1999年3月6日凌晨,商南縣犯罪嫌疑人尚宏亮因民警朱豫忠的酷刑突然死亡(華商報)

2000年2月1日,河南省通許縣練城鄉派出所民警的李永康等刑訊導致被害人厲素玲死亡(《新快報》)

2000年3月14日,河南省鎮平縣公安局老莊派出所和柳泉舖派出所的5名工作人員為逼農民丁功海承認犯有盜竊行為,竟將其活活打死(大河報)。

2001年4月15日,河北霸州康仙莊派出劉志庚等五人先後用拳腳、火筷子、鞋底和笤帚對一男子進行毆打,並用舊式手搖電話電擊,導致這名男子於第二天早上死亡(CCTV.com)。

2001年,山西20歲的農民李綠松在嵐縣一個派出所的「留置室」被子打的遍體鱗傷,三天沒給飯吃沒給水喝,公安局副局長楊旺元下令用鉗子撬開他的嘴,警察用電棍將其打昏,將其舌頭割去了半截(山西青年報)。

2001年9月11日凌晨2時許,遼寧省丹東市公安局辦案人員將程紹貴關入鐵籠內進行審訊,程當日死亡。9月16日,周景珠在遼寧省丹東市公安局看守所內猝死,法醫鑑定的結果是,周景珠存在雙下肢臂叢神經損壞,損傷程度為重傷(深圳新聞網)。

2002年8月1日,湖南省新寧縣金石鎮派出所陽志斌等人等人對本鎮唐斌(戶籍名為唐繼揚,17歲)實施毆打,8月2日早晨7時許,唐斌死在留置室內(瀟湘晨報)。

2003年3月2日,廣元市市中區公安分局嘉陵派出所民警曾浩,在審訊涉嫌尋釁滋事的留置盤查人員周郁時,導致周郁跳樓死亡(新華社)。

2003年3月,孫志剛在廣州大街上被「收容:了,最後被打死在廣州市收容人員的「救治站」。從2002年元月至2003年元月僅在這個「救治站」記錄在案的死亡人數就達200人(南方都市報)。

2003年4月2日,河南省鶴壁市公安局對韓XX進行捆打、刑訊逼供。4月7日凌晨,韓經搶救無效死亡(中新網)。

2004年元旦前兩天,因為經濟問題被關押的哈爾濱前副市長朱勝文在在哈爾濱第三監獄中意外死亡。官方對朱勝文死亡的解釋是自殺身亡,對於朱勝文自殺的說法,朱勝文的很多親友都提出質疑(自由亞洲電台)。

2004年2月24日,福建福泉市無辜農民張國宇被5名民警在留置室刑訊逼供致死(江南時報)。

2004年7月15日,哈爾濱市農民遲文濱在哈爾濱呼蘭區一家看守所被活活打死(人民網)。就在這個時候,「中國公民趙燕在美被打案」被北京炒作得熱火朝天。

我們再看下面這組「處女嫖娼案」——

「第一處女嫖娼案」:2001年元月8日晚8時至9日晚7時,陝西姑娘麻旦旦在涇陽縣蔣路派出所遭非法訊問、毆打後,被以「嫖娼」為由處以行政拘留15天(人民網)

四川「良家婦女賣淫案」:2001年四川珙泉鎮派出所對當地一歌舞廳服務員陶先碧以「賣淫嫖娼」為由刑訊逼供,致陶先碧死亡(千龍網)。

河北「處女嫖娼案」:2002年8月20日,河北姑娘吳小玲以涉嫌賣淫被帶到南翟營派出所,這位還是處女之身的年輕姑娘因警務人員刑訊逼供,被迫承認和9個男人發生過性關係;被非法拘禁82個小時(生活時報)。

河南「處女賣淫案:2002年9月12日17時許,河南省鄲城縣公安局巡警三中隊民警將正在縣城搭車的該縣秋渠鄉23歲女青年張翠英口頭傳喚到鄲城縣銀鑫賓館,訊問其是否有賣淫行為,並對其採取腳跺、用鞋打屁股、罰蹲等手段逼供,致使張翠英作虛假供述稱與某窯場工人楊某、侯某發生過兩次性關係。後經檢查,張翠英系處女(河南大河報)。

……

在中國這樣一個警察國家,特別是在江澤民「穩定黨」的統治之下,質疑倪幼漁之死的理由是極端充分的。我也看到一起幾乎與倪幼漁之死完全一樣的案件:2002年6月16日,湖南省益陽市青年劉駿被當地的一家派出所傳喚,結果卻死在了派出所樓下,而派出所未經家人同意即強制火化屍體。檢查機關調查認為劉駿是自己跳樓身亡,而劉駿的家屬們卻始終難以接受(CCTV-新聞調查)。不過倪幼漁慘案有他的特別之處,這使得它即使與李綠松案、孫志剛案一樣令人髮指,卻因這些特點而無法在中國成為公共事件,因此更無望獲得死後的公正。這些特點一方面表現為倪幼漁牽涉到政治問題,另一方面表現為他觸犯了中共顯要。這樣的案件沒有媒體敢碰,而連我第一次在國內為倪幼漁呼籲的時候,也不免內心戰驚。「人生而平等」,這在中國還是一個謊言;「人死而平等」,這在中國也是一個謊言。倪幼漁悲慘之死歸於寂寞,這一悲劇不僅是對中共當局的控訴,也是對所有良心和人權事業的追問——世界憑甚麼忽視他?!而無論真相如何,倪幼漁死於看守所,按中國的法律,監守期間監管當局對非正常死亡事件必須承擔責任。但到目前為止,首先沒有任何人對倪幼漁之死承擔責任,其次竟然也幾乎沒有任何聲音要求有關當局承擔責任!

我們不能用未來的審判來安慰自己的沉默或者恐懼。「未來公正了」,也用不著我們再去「顯」;正是我們現在的「隱」,甚至僅僅有興趣追星追利追名,才使「未來的公正」永遠成為一個不能到來的理想。我們活著,而不是準備活著。因此,不放過每一個悲劇就成為自由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原則。恐懼和虛偽往往在我們心靈裡戰勝了這些原則——當我們氣急敗壞地論斷弟兄、捨我其誰地爭搶獎品、莫名其妙地以官方媒體的新聞熱點為熱點的時候,能否節約一些精力和智慧為這些慘案呼籲一下呢?這些責備首先應該歸於我自己。我是最該為倪幼漁呼籲的人之一。倪幼漁退休後曾任「思源破產與兼併研究所廣州辦事處主任」,在廣州佛山等地從事文化學術活動;1999年夏天,他曾將我的一篇文章(《關於建立政治特權的倡議》)帶到香港《開放》雜誌發表,從那以後我們建立了聯繫。所以說,我是最該為倪幼漁呼籲的人之一。但我在第一次(2002年)呼喊之後,世界卻一片沉寂,我也跟沉默下來了。由於前面說的那些特點,倪幼漁之死無法喚起普遍的熱情,我也無法對呼喚這種熱情存有熱情。

現在,我站在這裡,向北京也向世界呼喊,讓倪幼漁之死震動中南海;並首先讓倪幼漁之死震動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恰恰因為倪案那些特點,我們更該為他做些甚麼。

2004年9月4日

(原載香港《開放》十月號)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任不寐:沈默有罪,說話無功
【專欄】任不寐:再見了,江澤民!
【專欄】任不寐:誰在中國為李思怡送行
趙葳:任不寐與新語文運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