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月:外資搶灘中國後的悲歡曲

標籤:

【大紀元10月18日訊】 最近兩個月,中國政府欣喜若狂地向世界發佈消息:1-7月,引進外資共570億美元,一舉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引進外資國。

然而,就在中國政府期望更多的美元嘩嘩淌進時,對外資大量進入中國市場的後果出現了幾種立場完全不同的評估,這些評估者的身份、立場各不相同,但卻表明在投資者心目中,「中國夢」正在漸漸退色。

德國工商界夢碎中國

最近,悲觀情緒正悄悄籠罩德國工商界。

德國的中國投資熱已經持續了好幾年,除了西門子、奔馳、大眾等德國跨國集團紛紛進入中國,還有越來越多的德國中小企業也希望與跨國集團一樣,從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分享誘人的果實。2002年,德國的中國熱上升到白熱化狀態,傳媒的推波助瀾更使人們相信經濟成長的機會就在中國。這一年,德國工商總會上海代表處和德國中央銀行專門對在中國的1,460家德國公司做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的重點是德國中小型企業在中國的經營現狀。調查結果表明, 51%的中小企業獲得了預期的利潤,27%的企業甚至取得了更多的利潤;48.3%的企業需要1到3年的時間實現盈利,35%的企業要用超過3年的時間盈利,只有12%的企業需要不到一年的時間實現盈利。

對投資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為此,德國路德維希港應用技術大學與慕尼黑的哈爾曼•海默爾拉特管理咨詢公司合作做了一個調查,向從未與中國有業務關係的600家德國中小企業發出問卷,調查他們對中國市場的興趣,這些企業包括機械製造、電子技術、藥品、化學、紡織品和汽車零配件等行業。調查結果表明,這些德國中小企業的絕大部分準備在近兩年內進軍中國市場。

在一片叫好的巨大聲浪中,一些本應該引起注意的報告完全被忽視了。其實也就是在2002年7月初,德國工業界曾向德國聯邦經濟部長提交過一份長達14頁的文件,德國在華企業在這份文件裡羅列了他們在中國市場上遭遇到的眾多障礙,這些障礙包括腐敗、官僚、名牌產品仿造侵權等等。但在方興未艾的淘金夢中,這種聲音注定無人理會。 

然而這種建立在沙灘上的美夢不會長久。就在今年9月15日,著名跨國企業咨詢公司哈密爾頓(Booz Allen Hamilton)集團德國分公司在法蘭克福公佈最新分析報告,顯示中國市場並非像西方投資者想像的那樣商機無限。儘管百分之九十的被調查企業期望在中國的投資有穩定收益並不斷增長,然而實際數據表明,對投資收益失望者占調查對像四成,三分之一的投資者因無錢可賺打算在5-10年內撤離中國市場。

吸引投資者的主要因素--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其實遠不如想像中寬廣。德國寶馬汽車2003年在中國銷售額增長百分之一百三十,總數一萬五千多輛,不及在本國巴伐利亞一 個州的銷量。外國銀行和保險商在向中國付出了十五億美元的投資後,發現也只佔領 了市場的百分之一點五。德國保險大頭格靈集團(GERLING)無奈只好打道回府。西門子家電的中國區總裁蓋爾克早些時候也表示,在中國賺錢其實是件很困難的事情。

調查報告把投資者在中國失敗的原因歸結為對當地市場和文化缺乏瞭解,低估中國廠家的競爭力,以及組織管理死板。

擁有90年企業咨詢歷史並在中國積累了豐富經驗的哈密爾頓公司提供的分析,再一次提醒躍躍欲試的德國投資者清醒謹慎面對現實。與此同時,一些德國媒體陸續拋出質疑中國投資實效的文章,大陸持續上漲的原材料價格和債台高築的銀行系統向外界發出明顯信號,中國經濟被描繪成「危險的夢境」和「泥足巨人」。

這不能不讓人回想起前年德國的「中國熱」處於白熱化時的狀態,那時,一些德國的中國專家在電視上公開告誡本國政府,稱要想與中國發展良好的經濟關係,就不能批評中國政府,包括人權狀態,台海關係等等。那時,批評中國在德國一度成為一個讓人討厭的「政治問題」,彼時此時,其間反差真有如霄壤之別。

生存還是死亡:中小外資在中國面臨的命運
  
一篇關於在華的外資中小企業的調查乾脆宣稱,眾多外資中小企業在中國是生存,還是死亡,確實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

上一世紀90年代是中小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黃金歲月。那時候,許多跨國公司還未進入中國,剛從封閉狀態中走出不久的中國人對外商產品富有新奇感,一些中小企業投資中國,獲得了贏利。加拿大果汁及飲料製造商萊森德國際公司(Lassonde Industries Inc.)在中國投資開辦了北京海爵食品廠,推出了茹夢牌果汁。最初,這家廠商走的是高品質高價格的路線,以中國城市較高端的消費群體為銷售目標。但在兩年前,迫於市場壓力,海爵不得不開始研發五六元錢一瓶的中端產品,希望能博得超市的市場份額,但新產品上市之後不久,價格3元的「鮮橙多」上市了,「茹夢」不得不忍痛降價,最終降為每瓶3元人民幣。但這並不能挽救該產品的頹勢,海爵目前正遭遇著在華投資以來最大的困境,被迫接受另一家在華外資企業--大湖新鮮食品果汁有限公司的兼併。

像「海爵」這類進入中國市場多年後仍然被淘汰出局的中小企業絕非少數。有趣的是,與此同時,外國中小企業仍然如過江之鯽,紛紛到中國市場上來「淘金」。如今,這些來自歐洲、美洲、亞洲的「小亨」們已經遍佈中國,無人知道目前在中國市場上的外資中小企業到底有多少家,由於對中小企業界定標準的不統一以及統計上的困難,連專門管理外資的商務部外資司也沒有這方面的數據,

與大型跨國公司--尤其是500強--在中國各地受到追逐不同的是,外國中小企業並不被中國地方政府重視。更多的外資中小企業在本土時已習慣了嚴格的市場規則,但在中國,他們卻不得不慢慢適應「中國特色」的政府行為,政府的缺位和錯位經常令他們苦惱不已。中國(廈門)國際投資促進中心曾委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做過一個名為《歐盟中小企業對華投資現狀、問題與對策》的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歐盟中小企業在投資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就是投資環境不佳,而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政府政策和服務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政策透明性差,時常變動,穩定性差;各地政府沒有統一的政策,差異性大,不利於公平競爭;政府部門效率低下,為企業服務的意識淡薄。 

資金壓力、市場競爭的壓力以及文化溝通的壓力,常常使外資中小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後面臨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即使是在中國備受青睞的美國企業也不例外。「中國美國商會」每年都會發佈一個名為《美國企業在中國》的年度白皮書,詳細羅列美國在華企業所面對的商務環境,以及美國企業在中國遇到的種種障礙,並對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產業政策、知識產權、法制環境、稅收制度、勞動與福利等提出建議和意見。總體來看,他們雖然承認美國公司從中國市場獲得了巨大的利潤,但對中國的整體投資環境並不滿意。

毫無疑問,中國市場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能否學會生存的本領,對於在華的外資中小企業來說,關係到生存還是死亡這個大問題。

跨國公司面臨巨大的市場壓力

跨國企業的處境也另有一番尷尬。今年在中國的IT行業巨頭頻頻換帥,最戲劇性的人事調整是愛立信中國總裁過勞猝死引起的人事變動。緊接著,飛利浦、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公司也紛紛易帥。

分析人士認為,2004年跨國公司頻繁發生人事變動,表面看來,各個公司都有人事理由。然而,整個行業人事調整風暴的背後其實是業績的壓力,市場格局的變化以及企業本身提升的要求,其真正的目的是要把握中國市場。到中國來投資的跨國公司都明白,未來幾年的營業額和利潤,恐怕有相當大的比重取決於中國市場。因此,它們必須要瞭解中國市場特點,融入中國市場,才能讓公司業務在中國穩定發展。

「融入」這個詞,真是說時容易做時難,對所有跨國公司來說,「融入」中國市場都是一個艱辛的過程。融入中國市場的好壞將直接決定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命運,跨國公司頻繁的人事變動顯示它們的「融入」並不理想。前幾個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零點研究集團聯合發佈了《境外資本在中國社會中的融入度研究報告——中國人眼中的外國資本》,該報告聲稱對美、歐、日、韓、港、台六類外資進行深入調查,分析了這幾類外資在中國的「融入度」, 對國際資本在中國的社會形象與社會影響力做了全面評價。這裡的所謂「融入度」指的是外來資本在中國的運作環境中,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被本地社會所接受。該研究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對不同資本來源地企業的整體評價,第二層次是對具體外資企業品牌的評價。在每個層次上都對外資企業的受欣賞程度、親近程度等外部認知因素以及企業文化、管理機制等做了評價。

據透露, 將內部和外部評價綜合起來,最終得出外資企業在中國融入度的整體排名:美資企業居首;歐洲企業第二;日資企業第三;港資企業第四;韓資企業第五;台資企業最末。

零點公司大概預計不少外資企業都想知道自己獲得的評價,這本報告售價高昂,每一本要價高達28,000元人民幣。

樂哈哈的中國政府,笑不出來的外資企業

該調查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在吸引外資和外商投資模式方面,政府對國際資本的需要認知,與國際資本的實際需要存在較大差距。

中國各級政府對外資的作用整體持肯定態度。各地政府官員對外來資本的期望與實際貢獻判斷相符,比如對技術與管理經驗兩項,本就是中國政府期望最高的,對其實際效果的評價也最高。整體看,政府對外來資本在稅收、就業、產業帶動、經濟往來、資金等產業經濟方面的因素期望值較高,而對其在公益、慈善等社會效應以及人才培養等非經濟因素考慮較少,外資能夠產生的積極作用與政府的設想一致。

但在對各種投資優惠政策改變方向的判斷上,政府官員、中國國內企業和外資企業的高層管理者的意見卻存在認知差異。

  一、對財務利益的認知極不相同。
政府官員認為,現在可以減少對外來資本的各種稅收優惠,也不需要在財政費用的減免上給予特殊關照,同時應該考慮降低或取消在土地使用上給予外商的各種優惠。綜合考慮,在稅收、財政費用、土地等與財務有關聯的政策方面,政府會考慮加以調整。但是,在外資企業管理者看來,這些財務利益至關重要,是否能夠享受這些優惠是他們評估投資環境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與外資企業在財務政策方面的認知存在著極大差異,二者在財務利益上的衝突較為突出。

  二、對影響投資地選擇的因素認知差別大。
從外資環境的未來發展情況看,政府官員認為應該特別做好政府服務,包括區位優勢、基礎設施、治安環境等方面。而外商特別需要的投資條件卻集中在具體的政策構成、原材料價格、技術基礎以及配套廠商等方面。

整體看,外商特別看重投資環境中與產業環境、產業鏈以及具體政策方面的因素,而政府主要還是偏重於政府服務以及投資硬件等方面的考慮,政策重點相對落後於外商的關注焦點。

調查城市與開發區投資環境可以發現,政府服務與投資硬件條件是非常重要的,但這在今天的外商看來這只不過是「門檻條件」,是必需的最基本的引資條件。管理與區位的優勢已經不是一個地區吸引外資的核心競爭力,外商更看重的是與產業鏈相關的產業環境。在這一點上,中國政府與外資企業存在較大的認知差異。

盛極必衰,全球的中國熱升溫已經好幾年,確實有人在這個淘金天堂裡淘到了金子,但這種好運並非人人都有,不少外資企業兵敗中國後還不知道自己如何跌倒的。而那些成功者也永遠不會將在中國獲得成功的真相,比如怎樣有效地賄賂政府高官,從而獲得市場准入及一些特權這類秘訣與他人分享。

現在確實是眾多外資冷靜下來,重新評估中國投資環境的時候了。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