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15日訊】墨西哥灣有個隨季節變化的極度缺氧的水域﹐科學家稱之為“死水區” (dead zone)。對于密西西比河的漁民來說﹐這是一百年前就知道的事情﹔科學家們了解它則是1970年代以後的事。而直到最近﹐才真正引起科學界的關注–因為90年代後﹐“死水區” 的面積增加了一倍﹐達到7,000平方英里。
對于“死水區” 的形成﹐已往的解釋一般是認為密西西比流域的農業所使用的氮肥﹐經河流入海﹐造成富養水域﹐滋生了水生浮游生物。這些浮游生物死亡後被細菌分化﹐又滋生了細菌繁殖﹐大量消耗了水中的氧。
而據美聯社報導﹐科學家現在給“死水區” 的產生找到了新原因。德州A&M大學的海洋學家迪馬科(Steven DiMarco)說﹐洋流可能也是造成“死水區”的因素。每年9月到5月間洋流從路易斯安納流向德州﹐而六月後洋流逆轉﹐可能阻止了新鮮水體的補充。從而形成了季節性的“死水區”增大。
今年洋流較早的(8月)恢復到從路易斯安納流向德州。迪馬科表示﹐幾星期前我們測量時﹐發現“死水區”已經提早解體。他相信這是洋流影響“死水區”形成的證據。@(//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