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第五屆亞歐首腦會議

標籤:

【大紀元10月12日訊】(自由亞洲電台何山10月11日報導)亞歐會議是歐盟各國與中國、日本、南韓、新加坡、東盟等亞洲國家之間的對話機制,旨在推動亞歐各國在政治、經濟與其他方面的合作。會議每兩年召開一次,輪流在歐洲及亞洲舉行。前四屆的峰會的舉行地點分別是1996年的曼谷、1998年的倫敦、2000年的漢城和2002年的哥本哈根。

本週五和週六,第五屆亞歐首腦會議將在河內舉行。與會的各國領袖除中國總理溫家寶之外,還有法國總統希拉克、德國總理施羅德、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和南韓總統盧武鉉等等。陪同溫家寶出訪越南的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沈國放,在一次吹風會上表示,亞歐會議將涉及歐盟對華武器禁售等問題。沈國放又說,對華武器禁售是冷戰思維的產物,與中國同歐洲的戰略夥伴關係不符,應當被立即取消。取消禁售將極大地推動中國與歐盟在政治層面上的發展。

香港浸會大學歐洲文獻中心主任楊達在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今年五月溫家寶訪問法國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了解除對華武禁的事宜。楊達說﹕法國本身對解除軍火禁運是比較有興趣的,如果以比例計算,法國軍火工業佔法國經濟的比重比美國還要大。

其實,北京多年來一直致力爭取歐盟解除對華出售武器禁令。2003年10月13日發表的中國對歐盟政策文件中,中國明確要求歐盟為拓寬中歐軍工軍技合作掃清障礙﹐早日解除軍售禁令。不過,解禁至今仍未取得突破性進展。

由於歐盟擴大化在2004年已經完成,本屆的亞歐首腦高峰加入了十三位新成員國,是歷史上與會國最多的一屆,共有三十九個成員國參加。包括新加入歐盟的十個成員國,以及東南亞國家聯盟方面的老撾、柬埔寨和緬甸。

分析家注意到,今屆亞歐首腦峰會,是歐盟廿五個成員國、東盟十一國及中、日、韓的多邊會議,討論議題是區域性事務。歐盟輪任主席國荷蘭已表示,歐亞關係和人權問題將會是會議的主要議題,並非討論歐盟與中國的雙邊事務。浸會大學歐洲文獻中心主任楊達就表示,歐洲的小國,特別是荷蘭,對人權問題一向是比較重視的。他說﹕除了歐洲小國對人權問題執著之外,峰會還有緬甸的問題。

另外,亞歐峰會的主題亦會隨東道國的傾向有所側重。2002年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的第四屆亞歐高峰會上,東道國丹麥更為著重人權、自由和公義。當時丹麥首相拉斯穆森表明,關注中國人權,並談到法輪功。歐盟成員國還呼籲亞歐會議要邀請台灣參加,當年中國代表是總理朱鎔基。

過去的亞歐峰會,分別討論過釋放緬甸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北韓核危機、後九一一全球形勢、匯率問題、自由貿易、保護主義等各類議題。但歷屆亞歐峰會後,各國的分歧仍然存在。分析顯示,去年中國總理溫家寶在歐中雙邊峰會上,要求取消對華軍售不果,估計在這次多邊會議上再次要求軍售解禁,將更加困難。

浸會大學歐洲文獻中心主任楊達就表示,除住歐盟由10國擴大到25國,決策機制發生了變化,決策變得更加複雜,這另得歐洲的大國,特別是法國加快解決解除對華的軍火盡運。

目前,歐盟外交事務官方網站表明,要求釋放緬甸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是對亞洲事務的重點。承認亞太地區的多樣性,同時必須專注加強歐盟在區內的政治、經濟的參與,以配合歐盟擴大化後在全球的份量。

重點工作有六項:包括,鑑於中國與印度及朝鮮半島的局勢,歐盟要更主動地參與亞洲地區事務,貢獻安全、防衛元素。再促進歐亞之間的經貿投資,鼓舞亞洲最大利用歐洲貨幣(歐羅)的好處。亞洲地區成為歐盟第三大的貿易伙伴,及第四大投資地區。批准三成對外發展援助到亞洲,以促進區內低度發展國家成長。讓人權、民主、法制、良好政府管治在亞洲地區發展,用建設性的交流,好像歐中人權對話,改善合作關係。在亞洲建立全球的聯盟,對付偷渡、恐怖主義、全球化的氣候變化等。另外,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等地設立代表處,加強歐中相互了解。

歐盟與亞洲首次政治對話始於1994年。當時,只有中國、印度、日本,其後又加入南韓,而新加坡則是倡導目前歐亞會議的主力成員。預料,這次的亞歐峰會,重點將是歐盟宣佈與新加坡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即?歐新自由貿易協定?。早前,歐盟貿易專員拉米訪問新加坡。拉米在新加坡《今日報》專訪時曾表示,指歐盟和新加坡十月初可能達成一項貿易協定,並希望能在十月八日在越南河內舉行的亞歐高峰會上宣佈。分析家說,新加坡與歐盟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將超前中國大陸,也顯示出這次歐亞峰會與歐中峰會有別。

擴大化後的歐盟有成員共有二十五個,人口達四億五千萬,占全球貿易市場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歐新自由貿易協定將有助新加坡企業進入這個龐大的市場。在東盟成員國中,只新加坡和泰國正分別和歐盟洽談自貿協定。預計,到了2007年,東盟十國將整合為一單一共同市場。目前,歐盟是東盟的第二大出口市場,而亞洲地區則是歐盟第三大的貿易伙伴。有分析說,中方在歐亞峰會中突出解除對華武器禁運,未免喧賓奪主,可能會更加激起東盟成員國對北京的戒心。

另外,歐盟成員國中,主導推動取消歐盟自八九年六四事件後,對中國實施的武器禁運的法國,總統希拉克在出席完亞歐峰會後,週六(10月9日)將率領一個龐大的工商代表團,對華訪問四天。浸會大學歐洲文獻中心主任楊達就指出,八九年六四事件之前,法國一直是中國主要的軍火來源。

希拉克的亞洲之行,首站是新加坡,然後是越南,最後是中國。他於一九九七年首次以法國總統身份訪華,在取消對華目武器禁運上,希拉克並沒有理會美國、英國、荷蘭、丹麥和歐盟中立成員國家的反對。

路透社預計訪華期間,法中將簽署核能、交通、航空和農業等方面的二十多項貿易合同或協議。另外,法國並將對華出口九十萬噸小麥,這將是近十年來法國首次向中國大量出口小麥,以平衡中法之間的貿易差。希拉克率領的代表團成員包括多名部長級高官和五十多位商界領袖。今年一月,胡錦濤上任中國國家主席後首訪法國。外界認為,是胡錦濤要突出與歐盟之中,中國對法國最為重視。

不過,據最新一期美國《國防週刊》報導,因應中國對歐盟不斷施加壓力,美國國務院、國防部將派遣資深官員前往歐洲,促請歐盟維持對中國已實施十五年的武器禁售措施。報導指,這是近一個月內,華府第二度派員赴歐施壓。美國擔心中國軍力加強之後,可能攻擊臺灣或派兵至其他地方,威脅美國及其亞洲盟國的軍隊。研究歐盟決策機制的專家則表示:在歐盟輪任主席國是荷蘭、歐盟陣營有美國盟友英國、捷克、波蘭、荷蘭等國的反對,中國要求歐盟解除武禁,除得到法國、德國的支持外,還需要拋出更多的經濟誘惑,更多的訂單。預料,在歐盟輪任主席國是荷蘭半年任期內,解除武器禁運難望突破。(//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歐緬工作站對緬甸問題的聲明
亞歐會議會衝擊緬甸的統治嗎?
歐盟國家領袖前往河內出席本週亞歐高峰會
亞歐會議召開在即 與會各國領袖群聚河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