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制攻擊 布什重新定義

人氣 27
標籤:

【大紀元10月12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陳泓達╱紐約時報11日報導〕在美國駐伊拉克首席武檢官杜費爾的武檢報告出爐後,囿於報告指稱伊國並未如布什政府所稱擁有違禁武器的結論,復因選戰策略考量,布什總統近日似已重新界定其出兵伊拉克的正當性,將發動先制攻擊的要件擴大為對手國僅具不軌意圖即可成理。

先制攻擊的傳統要件是以迫切性為核心,據此必須在敵人尚未出手前予以痛擊。進攻伊拉克前,布什及其幕僚群並未明確指稱薩達姆政權已對美國造成「迫切」威脅,而是以聽似急切的語彙解釋為何無法等待武檢程序告終,或靜待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就授權動武一事達成共識。

然而,在杜費爾報告證實布什當時所謂的「險境」難稱迫切後,布什使用的語言已出現若干微妙變化,並為開戰正當性提出新的辯護,似乎已將先制攻擊行動的條件擴大化。他不再談論迫切性,反而首次以對手國尋求規避聯合國制裁做為動武合理化論據,即其所謂的「玩法弄權」。

布什9日在愛荷華州向支持者表示,「我們沒有找到我們認為有的大批軍火」,「不過,我希望你們記住杜費爾報告的內容。報告裡頭說,薩達姆利用以油換糧計畫規避制裁。為什麼?因為他有重整軍備的能力和知識。而且,當前我們在世界上面對的重大威脅,就是恐怖組織可能取得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然後,布什重申他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凱瑞辯論時的說詞,強調「就算時光倒流,我還是會做出相同的決策。薩達姆入獄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安全。」

就字面意義推敲,布什似乎是說,根據他的新標準,某個國家只要企圖發展違禁武器,美國動武即屬師出有名。曾在克林頓政府時期領導國家情報會議的哈佛大學教授奈伊表示,先制攻擊的經典定義是「迫切威脅」,但布什所謂的「美國國安政策」較不強調迫切性,因為他辯稱某國準備發動攻擊的時機難以測知。

奈伊表示,杜費爾報告已迫使布什發展出「能力並非標準,只要有此意圖便已足夠」的論述。

在總統大選將屆之際,政策調整顯然有其風險。不過,候選人也往往在關鍵時點利用推銷某項政策或原則,在自己和對手之間做出區隔。因此,在選戰進入最後三週的此刻,布什刻意以明快作風對照凱瑞的「全球評斷」說。

布什嘲諷凱瑞的全球評斷說乃是坐以待斃,事實上,凱瑞並未在採取先制攻擊的時機問題上多做著墨。在8日的第二場辯論會上,凱瑞明確表示,伊拉克並不符合他認為有必要發動先制攻擊的條件。

相關新聞
布什恭賀澳洲總理霍華德贏得大選
美國大選:凱瑞民調險勝布希 選情依然緊繃
布什以偉大形容阿富汗總統大選
ABC民調:美大選第三場辯論凱瑞小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