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一個虛假命題的破產

──談外資大量進入中國將會促進中國政治民主化

何清漣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0月1日訊】最近國內網站上到處轉貼一篇題為「電信企業行賄內幕驚人,反腐機構面臨嚴峻考驗」的文章,該文揭露了國際電信業钜子們在中國利用賄賂敲開中國市場大門的大量事實,並引證安邦集團一個調查數據說明外資行賄之普遍:跨國企業在華行賄的事件近10年來一直上升,中國在10年內至少調查了50萬件腐敗案件,其中64%與國際貿易和外商有關。

這篇文章與前幾年陸陸續續出現的一些新聞及反思外資利用中國腐敗潛規則的文章,其實標識的是一個流行了好些年的虛假命題的破產,這個命題就是「經濟發展將促進中國政治民主化」,以及奠基其上的另一個相關命題「中國加入WTO以後,跨國公司會迫使中國政府與企業按照國際社會的遊戲規則辦事,如此將減少中國的腐敗,促進中國實現政治民主化」。上述命題至今還是一個探討中國問題的預設前提,而且這個前提很幸運地不受任何質疑。由於預設了「經濟發展將促使中國政治民主化」這一前提,而經濟發展的主力之一是外資,於是外資進入中國的作用被誇大成超越經濟發展之外的促進政治發展,吸引外資不僅在中國被塗抹上一層倫理色彩,也成為歐美資本樂於披在身上的一件倫理外衣。歐美資本在遊說本國政府制訂對華政策及說服各人權團體時,這點一直是個最好的理由。

外資進入中國後,必須利用「權錢交易」這把金鑰匙才能打開中國市場大門,這點其實並非秘密。據筆者瞭解,80年代中期許多外資公司到中國開拓市場時,並不習慣行賄,但他們很快發現自己與一些行賄的公司處於不平等的競爭起點上,白白流失了許多機會,於是開始接受權錢交易這一中國社會的「潛規則」。就接受「潛規則」的先後順序而言,最開始是與中國有文化血緣關係的港臺資本,因為港臺兩地人士對腐敗基本上沒有文化上的抵抗力;緊接著是與中國有文化近親關係的日本、南韓企業,最後才是歐美資本。許多跨國公司迫於中國的制度環境,深知「如欲取之,必先予之」,只是取之於「公」,回饋於「私」而已。況且「羊毛出在羊身上」,做成一筆生意,賄賂成本最後都會在高報的價格與巨額潤中獲得補償,所以外資通常都明智地選擇了「以較少成本獲得較大利潤」的策略,認同「中國特色」的潛規則,參與腐敗。只不過歐美資本在行賄方式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無論手法還是氣派,確實非「先行者」港臺資本可比。事實證明,跨國公司不僅沒有能夠改善中國政府與企業的行為,反而是順應了中國腐敗的制度環境,按照中國的遊戲規則辦事,屢屢成為行賄主體。

外資對中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有積極方面,如為中國帶來了先進的管理制度與大量的就業機會等等,但也有消極方面,不過這種消極方面的主導原因還在於中國本身制度環境。本文僅以其在政治上的影響而言,應該說「外資大量進入中國促進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從而最後會促進中國政治民主化」這一命題是虛擬的。但其對中國政治所起的實際作用卻不可低估:第一,外資出於自身利益遊說本國政府,對本國政府在中國政策上的影響非常明顯。許多外商建議本國政府要與中國政府建立良好關係,不要批評中國政府的人權與政治,這使中國政府在國際社會上的人權壓力大大減輕,國內人權狀態一天比一天惡化;第二,外資幫助中國腐敗官員建立了一種另類「政治退出機制」。上述跨國企業的諸多行賄行為往往通過境外管道完成,如在瑞士銀行為受賄方設立賬戶、辦理出國護照及綠卡,或者為貪官的家屬子女辦理海外留學或者移民外國。這種港臺資本無法提供的便利是中國官員們最樂意接受的賄賂形式。有了這些外資企業的幫助,中國貪官毫無後顧之憂,從而改變了中國儒家用以警戒君主的「舟水理論」。這一「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之說,要求統治者為自己本身利益著想,必須將自己與民眾之間那種「狼羊關係」維持在能夠讓羊群「再生產」的邊界,不要苛剝太過。而現在由於有了這種另類「政治退出機制」,中國的貪官汙吏不再需要與人民共用被他們折騰得千孔百瘡的生態環境,以及腐爛透頂且極不安全的社會環境,其貪汙腐敗更加肆無忌憚。

「經濟發展將促使中國政治民主化」,以及「外資大量進入中國將迫使中國政府與企業按國際社會的遊戲規則辦事,從而促進中國政治民主化」這一有內在相關的理論預設可以休矣,因為中國的現實正給予完全相反的證明。

--轉載自《北京之春》網站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何清漣:貧富差距過大引發的社會仇恨
何清漣:威權統治下的中國現狀與前景
何清漣:焦國標與盧躍剛爲了思想不再被奴役
何清漣:一個虛假命題的破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