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 吾五五悟
【大紀元1月30日訊】吾五五悟,意思是我五十五歲(生日)的感悟。
五四時期,有人主張漢字完全拼音化。反對者說,漢字中同音字太多,一改成拼音,別人就讀不懂了。有人寫了一篇“石氏嗜食獅”的遊戲文章,用拼音寫,全成了SHI SHI SHI SHI SHI,誰也讀不懂。我這裡的“吾五五悟”,寫成拼音是WU WU WU WU,也算一個例子(順便一提,由同音字組成的句子,我以為最好的是這一句:“近世進士盡是近視”。)
記得五年前過五十歲生日,我注意觀察自己,看自己的心境有沒有什麼變化,結果沒發現有什麼變化。這兩年開始發現變化了。有年過半百的感覺了。成年人對自己年齡的感覺,總要比實際慢半拍。
年滿五十五,感慨良多,這裡只談談人對年齡的感覺。
我以為,當今世界,大概每個上了點年紀的人對自己的年齡都有強烈的滯後感:四十歲的人不覺得自己已經四十歲,五十歲的人不覺得自己已經五十歲,八十歲的人不覺得自己已經八十歲。因為在我們早年形成的印象中,四十歲、五十歲或八十歲的人要比現在的我們顯老得多。
我相信這是真的。就在過去大半個世紀,由於醫學的突飛猛進,人的平均壽命有了大幅的增長;因此,現在的我們確實要比過去世代的同齡人顯得年輕,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在生理上。你沒見聯合國也在把青年和中年的年限朝後推嗎?這是有道理的。
八十年代,諶容寫過一篇小說,名字是“減去十年”。它道出了歷經文革的許多人的一種共同感覺。十年浩劫,對許多人而言都意味著十年的荒廢,十年的中斷,十年的停頓。現在,大家都急於從十年前的斷裂處重新開始,於是就有了減去十年的共同心理。當時的人們,普遍地感覺自己比實際年齡要年青,或者反過來說,感覺自己沒有實際年齡那麼老。
這種感覺在我們老三屆身上尤其顯著。我們被別人稱為老三屆,我們彼此也以老三屆自居。這就是說,在整整十年之後,社會卻依然用十年前的身份來界定我們。所謂一個人的身份或曰認同(identity),照基爾.約翰遜(JillJohnson)的俏皮說法就是,“根據別人說你到底是什麼你可以說你自己是什麼”。“老三屆”這個稱呼跟了我們十來年,它使得我們好像被定格在中學階段,從而使得我們的心理年齡滯後一大節。
老同學闊別重逢,常常感慨歲月飛馳,怎麼就朝老裡走了?不過我以為,其他同齡人的感覺可能不一樣。有的小學同學,小學畢業就沒再念書,參加工作,踏入社會,先當學徒,三年出師,然後自己也帶起徒弟,帶了一撥又一撥,被人喚作老師傅,耳朵都聽起了繭。他們通常結婚也比我們早得多,早早就含飴弄孫,安度餘年。他們對自己是老年人這一點大概早就習慣了。
人生分若干階段,有如一年分成四季。不同階段的變換有如季節的變換,提醒我們歲月的流逝。美國西部的舊金山,溫差小,四季如春;晴天多,天天天藍。一位朋友從四季分明的紐約移居舊金山,發現日子過得比原來快;後來找到原因,原來就是缺少季節變換的提醒。人生也是如此。如果人生的某一階段被超出常規地拖長,人們對歲月流逝的感覺就會滯後。長期單身,結了婚但長期沒孩子,都會產生這種效果。
我還發現,移居海外也會使人對年齡有滯後感。因為我們遠離了我們成長的環境,遠離了熟悉的人群,生活缺少了參照系,我們對歲月流逝的反應就遲鈍了。別人是我們的鏡子,我們是看到別人在老從而感覺到自己在老。桓溫看到當年親手種的樹長大,忍不住說:“樹猶如此!”痛感歲月不饒人。海外當然也有別人,有景物,但對我們沒那麼親近,在勾起我們聯想時欠缺力度。
有句老話:“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撇開其神話意味不談,它難道不是告訴我們,當一個人處在與世隔絕,也就是缺少參照系的情況下,容易對歲月的流逝反應遲緩嗎?
大體上說,對年齡有滯後感是好事,心理上感覺年輕還不好麼?但也不盡然。如果你猛然意識到自己實際上比一向感覺的更要老時,難免不頓感哀涼,悲從中來。
我先前寫過一些關於年齡、歲月的話,不妨抄錄幾段:
* 說“歲月如梭”、“歲月如流”都不夠準確,因為歲月不是勻速運動。歲月是加速運動,如高山滾石: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只覺得時間越過越快。
* 一個人精神衰老的標誌是:你覺得一切都不再新鮮。
* 我們總以為生活還沒有真正開始,其實它早已在逐漸消逝。
* 人上了年紀的一個重要感觸是,你發現你原來只是聽說過的事情全在你周圍的人們中間實實在在地發生了。
* 身體老不算老,心理老才算老。
* 心理不老不是不老,身體不老才是不老。
* 保持心理年輕的秘訣是:不要有長期固定的工作,不要在一個地方住得太久;如果可能的話,不要結婚;如果結了婚,不要有孩子。
* 人生最大的失敗不在於你沒有得到你想得到的,而在於你沒有去做你想做的。
* 在我看來,幸福的一生就是一直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最後,再寫兩句:
吾五十,吾兒十五;吾五五,吾女五(我五十歲時,我兒子十五歲;我五十五歲時,我女兒五歲)。巧不巧?又是五五五。
2002年8月於紐約
──轉自《新世紀》(//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