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8日訊】由於多年所受教育的影響,在一般中國人的概念中,“革命”是個褒義詞,而“改良”則顯得跟不上時代,總會令人想起老捨先生的話劇《茶館》裡“一輩子好改良”的王掌櫃。歷史教科書裡只肯定“戊戌變法”的進步性,但一說到孫中山與樑啟超關於中國國體、政體的論戰,無不肯定革命,否定改良。
“戊戌變法”是“洋務運動”的繼續,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種體制上的選擇。“洋務運動”造成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才會產生“戊戌變法”這樣的政治體制改革訴求。慈禧太后殺了譚嗣同等“六君子”,幽禁光緒,政治體制改革失敗,內憂外患的能量開始無序釋放,不久便釀成義和團事變。但無論封建王朝還是守舊農民,都無法阻擋世界歷史潮流的走向。
外侮日急,國庫日虛,國內矛盾越來越尖銳,風雨飄搖中的“老大帝國”朝廷,才想到派五大臣出洋考察西方政治經濟,宣布“預備立憲”,打算搞“改良”了。可惜為時已晚,好似晚期癌症病人,舉著輸液瓶子想與壯碩的“革命”賽跑,如何能奪錦標?雖“改良”起步早於“革命”,最終還是“革命”跑到了前頭。
革命的代價是巨大的。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中國人都在“不斷革命”中度過,先有舊民主主義革命,繼有新民主主義革命,後有社會主義革命。“治痼疾須用猛藥”,但“猛藥”豈有天天服用的道理?1949年以後有了一個和平建設的機會,卻又以革命的名義,關起國門搞了大小無數的政治運動,直到“文化大革命”以慘敗告終,總算把革命能量釋放完畢,再也“革”不下去了。
毛澤東逝世之際,國民經濟已到崩潰邊緣。鄧小平順應歷史潮流,推行改革開放。“改革”者“改良革新”之謂也,顯然不同於革命,是原有體制的內部整合,而非推倒重建。
革命靠理想,改良重務實;革命多風險,改良非保守。改良的社會成本,比革命要經濟得多,問題在於能否抓住歷史機遇。如果經濟結構已變,社會發生轉型,各種矛盾交織,政治體制不可能不變。若昧於既得利益,致改良太慢或失敗,則革命隨時可能發生。
以改良避免革命,最終被革命取代,有大清滅亡的教訓在;革命成果不加以完善,被下一次革命推倒,有國民黨失敗的事例在。歷史機遇稍縱即逝,“以不變應萬變”的古訓,是一種政治技巧,但不見得是政治智慧。
《易》曰:“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尚書•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不妨將“天”解讀為歷史規律,“人”解讀為人民意志。無論改良或革命的領導者,都不能違背歷史規律和人民意志,否則便成為孤家寡人。社會矛盾深重之時,應當及早改良;社會危機到了最後關頭,必然發生革命。殷鑑不遠,識者慎之。
2004年1月16日 風雨讀書樓
作者為歷史學家,為章乃器先生之子,居北京
—《觀察》(//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