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7日訊】猴年元旦夜﹐紐約曼哈頓中心高高的穹頂上精緻﹑飄渺的天使畫圖籠罩下﹐一個和諧﹑瑞氣﹑新穎的晚會﹐在天使的歌聲中﹐畫卷般地一幕幕展開。
開場龍騰獅躍﹐紅紅火火﹐氣勢奪人。
接着民樂合奏﹐至《普度》一曲﹐人們靜下心來﹐用心在欣賞。
儘管初創﹐有不足之處﹐可圈點的節目仍然很多。
澳音樂家一鳴驚人
克里斯汀‧畢肖夫不受阻撓得以在世界大都會亮相﹐一曲《斗牛士之歌》響亮有金屬磁音﹐豪放中有遼闊感﹐對法國作曲家比才有更新的理解與詮釋﹐是藝術的再創造﹐有更大的空間開闊感﹐賦予面對凶牛的勇士以更新的時代意義。
一曲《老人河》渾厚﹑溫暖的低音﹐使人想起上世紀美國的保羅﹑羅伯遜﹐那雄渾深沉的男低音聞之如裹偎在毛毯﹐令人心靈感到溫暖﹐年輕的克里斯汀在直追天才的美國黑人明星。
《回歸》五人合唱組展現了音樂家的創造力﹐創作歌曲竟然達到甚高的藝術水平。
這台中西合璧的晚會雖然水乳交融﹐但也遇到了中西美學上的難以交流和表達之處。英國人形容女郎的氣質美「象夏天的早晨」﹐美洲人形容希波涅「象森林﹐象朝霞﹐象海洋」﹐我在傾聽五人合唱《呼喚心靈》中﹐心在感受﹐但是無法形容﹐雖然聽不清歌詞﹐但我的心已聽懂。我搜索枯腸﹐從孔夫子的「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三月不知肉味」到李賀電「鳳鳴秋雨」﹑「石破天驚」﹐白居易的「此時無聲勝有聲」﹐還有蘇東坡的《前赤壁賦》﹕「客有吹洞簫者﹐其聲鳴鳴然﹐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離婦」都似是而非﹐隔靴騷癢﹐不着邊際。
四位女郎﹐一位紳士﹐背襯閉合的幕帳﹐站在前臺﹐桃紅﹑墨綠﹑青藍﹑深紫四襲拖地長裙﹐站台也很別致﹐不似小合唱扎堆﹐歌者各貼麥克風﹐每人相隔一米﹐一字橫列﹐右側高挑女郎合着樂奏﹐開始發聲﹐似乎說﹕唱什麼﹖輕微地幾乎聽不到﹐仿彿在輕輕喚醒大地﹑森林﹑山泉﹑海洋﹐左側藍與紅長裙兩女郎開始應聲﹐右側深紫仕女緊接着合鳴﹐忽分忽合﹐伸開雙掌十臂﹐似乎同一旋律反復申訴﹐由微漸宏﹐中間紳士漸入激動﹐八方應合﹐仿彿從地心深處﹐從草芥林莽﹐從曠野大漠發出回聲﹐莊子所說道「人籟」引起「地籟」的合鳴﹐而「天籟」滲透其中﹐天﹑地﹑人﹐百籟合鳴﹐在臺下如驟雨如旱雷般的掌聲中結束。
至於中文歌曲﹐文以載道﹐自然而昭然。
一曲《中土情懷》濃烈而深沉。濃濃的中土情﹐深深的文化結。雄渾﹑深沉的女低音﹐音色濃烈如酒醉人﹐
「我愛中土之邦﹐那是我落地和生長的故鄉﹔」
蕩氣迴腸而又清冽得令人驚醒﹕
「我愛中原文化﹐那是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華﹗」
後一架鋼琴﹐前一擴音器﹐廣闊的舞台﹐天幕下﹐麥克風前唯名家楊建生一人﹐在天幕壯闊河山投影之上﹐歌詞以雄美書法﹐行氣井然﹐錯落有致﹐猶如山河畫卷之上的題詩﹐相當雅致﹐繼承詩﹑書﹑畫﹑印統一美的水墨畫風格﹐使中華文化氛圍更為濃烈﹕
深沉雄渾的女低音﹐波瀾壯闊的協奏﹐廣袤大漠﹐千山萬壑的天幕與工整園熟的書法﹐洗凍動人的詩句渾然一體。
詞人秦夢蘇詩的語言﹐提煉了中原文化的質實﹕
正心誠意修身齊家 (“修身養德文武道”“齊家治國平天下”)
勤勞耕織隨日作息 (“日出而起日落息”“男耕女織童子樂 ”)
積德行善古道熱腸 (“鄉間純朴的民風依稀”“似曾相識的古道熱腸”)
敬天知命通曉因果 (“敬天知命古今曉”“積德行善曉因果”)
最後畫龍點睛﹕
人生如白駒過隙﹐滄海變桑田﹐無窮的生死輪迴﹐
“中原之邦﹐過客的故鄉﹗中土大地﹐過客的故鄉﹗”
還有女高音姜敏振蕩古今的《天地行》﹐交響樂《蓮花頌》讓人如見純潔的白蓮經魔歷劫濁浪排空之後﹐萬里天霽碧空如洗﹐鄰座敏感的名詩人黃翔涌出熱淚。
次日看到新唐人電視綜合台灣﹑多倫多﹑紐約節目的《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又有新發現﹕
印第安音樂《白牛的傳說》﹕奇形的大小排簫﹐樂棍擺動的沙鳴﹐模仿斑鳩的啾啾﹐優美旋律的反復﹐森林萬籟的和鳴﹐猶如遠古活化石﹐蓄含着啟迪現代人的智豐。
綜觀全臺﹐大型舞蹈《大唐神韻》與《萬古天門開》的配樂尤為出色﹐不知音樂家靈感來自何方﹖令人重聞中華五千年古韻﹐六合之外遠至希夷的天體回聲﹐映襯臺上古雅莊敬的身姿﹐把中華文明的精華﹐表現得光明四射。
感謝《新唐人》電視臺藝術地以新天﹑新地﹑新唐人鼓舞了全球不少華人﹐下一屆會更上層樓﹐《新唐人》電視臺前途遠大。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