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體認可貴的親情

標籤:

【大紀元1月14日訊】不久前內政部鑑於台灣生育率逐年降低,人口老化嚴重,乃向經建會建議一系列獎勵生育對策。雖然媒體仍以顯著版面報導,但已不像一年多前擬課徵單身稅般受到重視,只見零星的就某項措施評論而已。不過,台灣住民愈來愈沒意願生育小孩,的確是一個值得我們嚴肅關切的課題,如何找到問題的癥結,而後對症下藥,也的確是急迫性重大課題。

記得數十年前,家庭計畫宣導的是「節育」、「兩個孩子恰恰好,一個不算少」的順口溜幾乎人人琅琅上口,而生育率終於顯著下跌之際,政府即大力贊揚家庭計畫成功。沒想到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如今局面竟然翻轉。內政部也許迷戀於早年家庭計畫的成功,以為政府政策有效,於是亟思如法泡製,以相反的政策鼓勵生育,這樣的思路應該是個迷思。

早年的家庭計畫提供各種避孕工具,如果人們沒有不想生育的強烈意願,即便免費供應避孕工具,有作用嗎?因此,重點是在探索「人的生育意願」,政府的諸種措施充其量只起輔助作用而已。那麼,當前台灣住民為何對生養小孩興趣缺缺?

也許應由「為何要生小孩?」這個基本問題問起。傳宗接代?養兒防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罪惡感,或者就是喜歡有小孩。無論是何種原因,都跟「家庭」密切相關,生兒育女可以說是家庭功能之一。

遺憾的是,我們都知道,台灣的家庭功能逐漸式微,「親情」的日益腐蝕應是主因。果若如此,不去探索親情淡薄的根本原因,想借「物質性」獎勵措施,拉拔生育率,不啻是緣木求魚!

一年一度的新年假期就在眼前,大家何不趁機重新體驗並嘗試找回可貴的親情呢?──轉自台灣大紀元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日女星黑木瞳首次出版自傳隨筆集
十八名失蹤兒父母赴深圳市府請願 與公安衝突
"我和爸爸"打響賀歲第一槍 徐靜蕾要再作導演
挑戰「浮華背后」 宋春麗閑暇時最愛逛商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