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一是「春龍節」。舊時山東惠民一帶的鄉民取灶灰作青龍狀,以圖吉祥。《中國全國風俗志》有記:「二月朔日為青龍節,取灶圍物,如龍蛇狀,名曰引錢龍。」
二月初二是「龍抬頭節」。這是漢民族的傳統節日,覆蓋面廣,影響也大。清人潘榮陛《帝京歲時記》云:「二日為龍抬頭日。鄉民用灰自門外蜿蜒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都人用黍面、棗糕、麥米等物油煎為食,曰薰蟲。」
這一天,北方農村普遍流行吃炒豆的習俗,並有「二月二,龍抬頭」的傳說,還有「龍抬頭日兆」的俗信,即以是日之陰晴卜一歲之潦旱,以為天晴則主旱,陰雨則主潦澇。在大巴山黃官一帶,人們把二月二稱為「春龍節」。
為了喜迎春龍,山民們全家起大早,將居室內外房前屋後打掃得乾乾淨淨。然後趁早吃「龍鬚面」,面拉得越長越好,意思是龍鬚綿長,象徵吉祥。吃麵時,由年長者率先端碗,站在堂屋中間,面向室外天空,念唱一段「二月二龍抬頭,風調雨順好年頭;包谷棒子粗又大,高梁穀子舞龍頭」之類的吉言歌訣。中午吃「龍鱗餅」,餅上有村婦們精心製作的 「二龍戲珠」、「龍鳳呈祥」等圖案花紋。
這一天還禁止婦女做針線活,因為傳說神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同日還是雲南苗族群眾舉辦「祭龍會」的日子。一般是以村寨為單位,以大樹作為龍的象徵,以豬、雞、狗等為祭品。
(資料來源:世華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