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康俐雯專訪
「社區營造就是國家基礎建設!」好鄰居基金會八十四年至今補助了全台五十九個社區,鼓勵居民自發性的動手進行文化保存、生態保育與環境改善等計畫,董事長賴東明指出,社區營造與馬路、橋樑還是文化館等建設不同,是當地居民生活的所在,他相信只要持之以恆,六、七年內全台灣一定都知道社區營造這個觀念。
現在,好鄰居要做的就是透過研討會的舉辦將社區領導者、政府長官拉進來,提供面對面的管道,也促進社區經驗的交流,賴東明期盼透過社造的推動,建立一村一品的特色,如此在台灣旅遊將會是多麼愉快的一件事!好鄰居是統一超商贊助成立的基金會,每年統一超商會提撥營業額的部分比例作為基金會的營運經費,每年好鄰居的社區徵選五個社區獲得補助,金額二十至三十五萬不等,賴東明指出,基金會補助社區是鼓勵性質,且固定採半額補助,其餘所需經費仍由居民自籌,如此民眾下功夫的熱度較高,也會節約運用經費。
近十年的努力下來,從必須開設「企劃書寫作專班」指導大家最基礎的工作,到現在每年研討會中社區自製的精采簡報,賴東明說台灣社區營造的品質與成績正一步步提升,他看著大家快樂心裡也跟著高興,這就是投入社造的最大收穫了。
好鄰居無法天天與社區圈在一起,就舉辦研討會將人聚集,將知識、資訊與經驗提供與交流,如去年賴東明發現部分社區積極推出特產品或農產品,但卻不知如何將產品推銷出去,好可惜!針對此需要,好鄰居今年就舉辦了社區行銷研討會,吸引百位社區營造人員前來,更有效率的是,好鄰居藉此機會邀請文建會主委陳郁秀等政府官員,與大家面對面直接溝通政府推動的社造政策,對政府、企業與社區都是好管道。
賴東明強調,基金會的錢來得辛苦,但推廣社造概念鼓勵大家美化家園卻是件令人高興的事,未來,好鄰居將會針對獲年度主題補助的社區進行驗收,讓社造工作持續下去。從事社造推廣多年,賴東明說他最希望的是透過社造讓小時候的「享受」得以實現,也就是到每個鄉鎮都有其特產,不論是特產品還是農產品都是當地出產的,如此一來台灣旅遊將是件多麼愉快的事情。
此外,在台灣由生活需求進展到心靈需求的層次時,賴東明說,好鄰居基金會也希望在這個重建人倫的關鍵時刻,可以透過睦鄰建造出一條軌道,讓人們循著軌道找回心靈的喜悅。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