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中國體制的憲政改造

金鐘

標籤:

【大紀元9月29日】 轉眼間,又是金秋十月,每逢這個時候,人們都會想到坐鎮在北京的那個政權又長壽了一歲。今年十一是共產中國成立五十四周年,為這個政權而生,因這個政權而死的許多人,都沒有活夠五十四歲。以蘇聯老大哥的陽壽來比,從一九一七到一九九一,它活了七十四歲,中共小老弟,還有二十年可活。當然,國情論者可與中國曆史上漢唐明清那些高壽三百年的大王朝相比,中華人民共和國還只是一個小頑童。

  今天,海內外關心中國命運的人,無疑,都看到了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大家關注的焦點,已超越共產政權的存亡,而在如何改善這個國家的人文品質上,包括她的社會制度、文化建設、生態環境和生活方式,因為這是比一個政權的壽命更深遠更重要的目標。

  中國大陸自從擺脫毛的獨裁統治之後,二十多年功夫,已發生巨大的社會變化,正在逐漸走向國際社會,但是,當局和民間為急功近利的商業效益所吸引,擱置或有意抗拒國家根本體制的改革,使得表面繁華的社會充滿危機和日益深重的病態。一群有志之士,在二十年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反省的基礎上,一直在尋求改革的著力點和各方面可以接受的「最大公約數」,借著胡錦濤這批新當權派上台的契機,選擇了「憲政民主」這條改革之路,並力行之,這就是本期專題《中國民間憲政運動》的由來。

  十月份中共將舉行十六屆三中全會,官方議題之一也是「修憲」,以經濟學者曹思源為首的一批熱心人甚至在青島舉行修憲研討會,提出五年內的十條建議及十年內的十條建議,雖然被有人認為是激進方案,但細讀之下,可以看到建議完全是從現實出發,可以擺平許多社會矛盾,並不向共產黨挑戰的一種思維。許多建議都是中共內部多次討論過的。正如老輩法學家於浩成文章所指,鄧執政以來的經濟改革與「三個代表」的提出,已使共產原教旨主義的專政理論失去存在意義,人民民主專政應改為人民民主憲政。

  遺憾的是,正如本期專題所反映的,中共當政的頑固勢力,仍無棄舊圖新之意,中宣部和新聞出版總署竟發出三不准指示,「不能提政改、不能提修憲、不能提六四」。並且發動對報刊新一輪的大規模整頓。

雖然中共對國內改革派的整肅仍不放手,一時還看不到局勢出現有突破性的轉機,但在國內知識界和中共改革派鍥而不捨的毅力和苦心經營之下,「進入合法性黃昏的中共獨裁,其道義劣勢與內在的虛弱日益加深」(劉曉波語),必然有利於民間運動的成長,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極權主義的上層建築才可能動搖、消解和予以重建。這是可以預期的。  

(本文將刊載於《開放》2003年10月號)

(新世紀) www.ncn.org(//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金鐘:中國民主化的香港模式
金曲「從缺」事件 金鐘獎絕不蹈覆轍
江澤民被起訴消息經多種渠道傳向國內
【專訪】金鐘:鄒哲開批評七一遊行言論荒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