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珮欣╱雲林報導.攝影
台灣台西從上百年前就開始養牡蠣,牡蠣苗產量占全國第一。西海岸地區許多近海養殖的牡蠣,都是來自這裡,稱為「蚵仔的故鄉」還真不為過,轉型發展休閒旅遊還是這兩年的事。提到這背後的心酸,就不得不對這些埋頭努力的蚵農豎起大姆指。
隨著大型石化工業進駐而加速的海岸工業化,在台西,許多世代傳承養殖產業的蚵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原本就是靠天吃飯的行業,現在再加上不當汙染的機率增高,近海漁業長年的辛勞隨時有付之流水之虞。加上漁村子弟大量外流,留在家鄉的老人家對未來都很茫然。
不過危機也是轉機,一群由蚵農及在地居民為了抗拒工業化所成立的組織──活力海岸工作隊,開始思考要讓後代子孫了解養蚵這項百年產業,唯有讓產業永續發展才有可能。蚵農林新發及當時還是縣議員的林源泉,開始和其他的蚵農亟思利用蚵田、文蛤漁塭等養殖漁村的特有景觀,結合社區資源,設計出漁村生活體驗遊程;除了自己「下海」導覽外,還培訓更多的蚵農,在農閒時發展出另一條觀光發展生路。爭取閒置空間打造出來的「漁村小站」旅服中心,就是一項具體成果。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