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十八日電)肉毒桿菌可用於除皺,但您可能不知道它也能醫治長期糖尿病引起的胃部蠕動機能不良,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嘗試引進這項最新治療方法,臨床效果不錯,可迅速解決病患的痛苦,不過價格昂貴,注射一針需自費新台幣一萬元。
高醫胃腸內科醫師蘇育正今天表示,肉毒桿菌毒素的局部注射,近年來在醫學上的應用成為熱門話題,主要是運用來治療導因於肌肉痙攣所造成的各類疾病,如顏面神經麻痺等,而在美容醫學上,最廣為人所知的就是暫時性的去除臉上皺紋,恢復青春容顏。
他說,近年在消化道醫學上,局部性肉毒桿菌毒素注射,已於八、九年前首次被用在治療一種少見的疾病「食道弛遲不全」,這種疾病是導因於下食道擴約肌持續收縮,引起食道狹窄,造成病人無法進食,初步證實獲得良好的治療成果。
蘇育正指出,國外最近一、二年之間,則有幾個研究團隊開始嘗試利用肉毒桿菌毒素治療長期糖尿病所引起的胃部蠕動機能不良,其中,較嚴重者稱之為「胃輕癱」。
這類的病人有經常性的胃脹氣、噁心、嘔吐,甚至無法進食,導致營養不良,體重急遽下降,嚴重影響身體機能。到目前為止,醫學文獻報告上只有三篇治療十九位患者的研究,高醫胃腸內科也著手準備,將治療經驗寫成報告發表。
蘇育正表示,他們引用這種新療法嘗試治療四位這類病人,已有二人獲致不錯的療效。治療的理論根據是,胃輕癱有一大部份原因為胃部幽門擴約肌的張力過高,或者是收縮次數過於頻繁,導致食物無法由胃排入小腸。而利用胃鏡直接將肉毒桿菌毒素局部注射於病灶處,使得幽門擴約肌降低張力,讓食物從胃排空至腸道的阻力減少,達到改善胃動力機能的結果。
不過,蘇育正也坦承這項療法有其限制,首先是沒有健保給付,一針劑約一西西的肉毒桿菌毒素,需自費一萬元,價格昂貴;其次,目前的治療成效大概只有五成,不是每位患者都有效,也就是說,這種治療技術將來是否可應用治療其他非糖尿病患者,仍有待更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