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6日】香港民眾的七一大游行,終於迫使大陸當局無限期推遲23條立法。在董建華宣布這個決定後不久,我有機會與一些長期觀察香港政治的專家,討論這個事件的意義。出乎我的意料,他們并不認為,這個歷史性的決定,意味著香港的政治力量對比將向有利於民主派的方向發展。相反,他們認為,在即將到來的立法會選舉中,擱置23條立法,對香港的民主派實際上非常不利。因為香港的民主派失去了一個對他們最有利的競選問題。擱置23條立法後,香港的民眾對政治以及政治改革的熱情將難以保持,另一方面,大陸當局為恢复香港經濟的景气而采取的几項措施,效果明顯,深受廣大香港市民的歡迎,因而香港親大陸當局的政治力量很容易利用這一點爭取更多的選票。更深的憂慮是,由於對大陸的富裕階層進一步敞開大門,香港將成為更多大陸富人的樂園。中國的富裕階級,歷來在政治上軟弱。一個主要是由富人和仆 組成的社會,將很難是一個民主和法治昌明的公民社會。總之,香港民眾的民主和法治精神將被大陸的怀柔政策所腐蝕。
我很難接受朋友們悲觀的結論,但又不能不承認他們的分析很有道理。說到底,香港要想在民主和法治方面獨善其身實在是太難了,因為她與龐大的大陸社會相比,畢竟太小,而關系又太緊密。隨著香港和大陸的經濟更加一体化,香港的公民社會精神,很難不因人口的高度流動性而受到侵蝕。可以想象,如潮水般的大陸游客和移民,不會馬上認同香港從西方發達國家接受的价值觀念,而一些香港的民主精英則很可能無法忍受法治和市民社會的退化,遠走高飛。
不過,我仍然認為,盡管香港的民主與法治會經歷一定的曲折,但是,不應對香港未來的民主和法治的前途持悲觀的態度。我之所以這樣說,并非是出於對民主和法治的簡單信念,而是基於對大陸未來發展的判斷。
任何高尚的政治理想,如果沒有具体的利益來支持,都是無法實現的。那麼,香港的民主和法治在未來的利益基礎何在呢?香港未來民主和法治的進步的利益基礎將來自珠江三角洲與長江三角洲的競爭。
從大陸改革二十多年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一條線索,那就是珠江三角洲與長江三角洲兩個經濟重心的競爭,對大陸的制度變革起了十分積极的推動作用。在改革的初期,在經濟實力方面,珠江三角洲處於全面的劣勢,但是,憑借更激進的市場化改革,珠江三角洲在不長的時間里把固守計劃經濟的上海拋在了後面。但是,一旦上海也學會了廣東人的把戲,長江三角洲在技術、管理乃至文化上的优勢就令珠江三角洲難以匹敵。最近几年來,上海不僅不把廣東放在眼里,而且直接挑戰香港在亞洲的地位。上海在亞洲的再度崛起,是香港經濟危機的一個外部原因。
出於政治的原因,大陸當局不能讓香港繼續衰敗下去,終於下決心讓香港的經濟與整個珠江三角洲的經濟實現緊密整合。正如我在以前的評論中指出的,一個高度整合的經濟,很難通過兩种截然不同的制度來實現。那麼,是把廣東變成香港呢還是把香港變成大陸呢?
自由亞洲電臺(//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