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0日訊】「海水所到之處,就有華僑,有華僑的地方就有客家人。」這句話代表了客家人開創的生命之路,也見證了中華民國的海外移民史。
居住台灣的閩南人約佔台灣人口七成,客家族群則約佔一成五左右。但一踏出台灣,客家人是一個具有強烈影響力的族群,中華民國的建立也與他們有著相當大的關係。
國父孫中山先生一九○五年在日本成立同盟會後,接續發動了十次的革命活動。除眾人熟悉的黃興之外,參與計畫的謝逸橋、謝良牧兄弟均為客家人,他們不斷在海外宣傳革命精神,許多客家籍志士並經由其介紹入會,參與革命計畫;與謝家兄弟負責為革命募款的也多為海外客家人,例如:姚雨平、溫慶武、劉芷芬等。
清末進入東南亞的客家移民多從事苦力或是協助外商進行中國精緻進口物的補修與交涉,到後來漸漸倚靠自己的力量進行簡單買辦或是中小企業創業,對當時的東南亞發展有著劃時代的意義。著名的虎標萬金油發明人胡文虎便是自緬甸移民至新加坡的客籍人士。
海外的「客家會館」亦是海外華人交換商機、請益所在。有些國家的客家會館更發揮強大的功能,各省籍人士均到此交流,故取名為「客屬會館」。
客家人的生活點滴
客家人早期居住山中,生活條件貧瘠,養成勤儉習慣,「雖然現在有電熱水器,但是父母親還是到後山撿拾柴枝,自己燒熱水洗澡。」身為在台第廿一代的客家人妘姐表示,父母認為大自然的一枝一葉都有其用途,不要辜負上天給予的禮物。
客家人亦擅於製作多種醃漬品,此舉除可預儲冬藏,對於每一口食物的利用也反應了他們不願浪費的天性。
嫁入客家家庭的閩南人士吳女士表示,婆婆對家庭細節與禮節的要求,比起她的家庭嚴格許多,例如出了門或一進門都必須要打聲招呼,洗衣服也有規矩等等。據妘姐回憶,家中是男主外、女主內,祖父母對個人該打理的事務分寸拿捏精準,祖父不插手過問祖母掌管的家內事,反之亦然。上一代的相敬如賓是子孫最好的教學示範。
客家人對於子女的要求也有差異,男孩因要繼承家脈,因此在各方面要求嚴格,對女孩重點在教會其如何持家。此外,客家人對讀書十分重視,代代以書香傳家為美譽。
妘姐說,在國民教育尚未普及之時,村裡人會請私塾老師到村裡授課,男女皆可上課;因白天忙於農事,所以晚上才上課,客家人稱其為「打夜學」。即使到了現在有義務教育的時代,客家人對於下一代的教育還是十分重視,對子女要求嚴格。
除了拘謹的一面,客家人也是熱情與好客的。直到廿歲才有電燈可用的妘姐記得,「當時,家家都宰雞宰鴨來招待牽電線的工人,負責吃、住,完全把客人當成自家人一樣。」
團結與同心精神流傳
古時候,客家人從河北等地遷至江淮,因避戰亂遷入了江西、福建與廣東;明末清初,開始輾轉進入東南亞;清末,更多人開始進入東南亞工作,甚至置產不歸。累世以來的流離遷徙,客家族群最引以為傲的是「硬頸精神」--一種擇善固執的倔強,在困難面前毫不退縮,獲得他人敬重;困苦的環境讓他們體認到同心合作的力量十分巨大,因此對外,客家人一向團結、相互幫助。
近來,客家文化消失在五光十色的城市中,令客家大老憂心忡忡,祖先代代相傳的智慧竟比不上電腦的魅力,天人合一的生活態度比不上事事講究專業包裝的現代理論。我們不禁仰頭嘆息,客家子孫啊,何時才能領略客家文化之美呢?──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