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2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二日電)中國大陸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最近邀集百名中外社會、經濟學者訪談,歸納出十三項「未來十五年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潛在危機」,名列中國潛在危機的因素包括:美中關係、台灣問題、三農問題、貧富差距、失業問題等。研究項目負責人表示,這份報告將送國務院討論。
據財經時報報導,這個由發改委弘觀經濟研究院專家丁元竹主持的調查,將未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潛在危機歸納為:美中關係、台灣問題、周邊安全、人事更迭、全球化與外貿、金融風險、三農問題、貧富差距、失業問題、社會秩序(治安)、公共安全、生態環境。
這些問題歸納起來共涉及十個面向,包括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美中關係帶來的台灣問題和周邊關係問題、金融風險、國企問題、三農問題、脆弱的社會安全網、教育問題、生態問題、地區差距問題以及能源問題。
調查報告認為,產生這十個方面問題的主要背景是,過去以經濟發展為上的宏觀政策導致形成社會不穩定因素,如今這些不穩定因素反過來又制約了經濟發展。
據了解,發改委在正式完成報告後將交國務院,作為十月份舉行「全國社會工作會議」的重要討論內容,同時也作為中國大陸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的參考。顯示北京當局將從具體政策安排、措施制定等方面入手,解決中國經濟、社會面向的協調問題。
專家對此指出,中國現在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關口,過去奉為圭臬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以經濟發展犧牲一部分社會發展」等概念,已經不合時宜。
丁元竹則進一步說明,中國大陸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矛盾越來越凸出,正因為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不巫,目前僅靠發展經濟解決社會問題的思路已經行不通,例如過去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能夠解決三百萬人就業,現在同樣的成長,卻只能提供三十萬人就業。丁元竹強調,化解經濟社會問題,從深層次上看「關鍵是治理問題」,好的治理方式,根本點在於公共事務的所有利益相關者應該參與決策,同時治理結構需要對公共事務的相關人負責,藉此讓決策透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