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六日電)具有一千兩百年歷史的四川樂山大佛,飽受風吹、酸雨、水漬危害,風化日趨嚴重,並遭受地衣、菌類、蕨類及高等植物等生物侵害,導致樂山大佛傷痕累累。
新華社報導,樂山大佛坐落於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匯流處的凌雲山峰,通高七十一公尺,坐身高五十九點九六公尺,建於公元八世紀至九世紀,為世界最高彌勒石刻大佛。
報導說,大陸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正對大佛生物侵害進行研究,目標是對樂山大佛生物侵害現狀作出科學系統評價,再探明侵害樂山大佛的生物種類及對大佛危害過程,最後開發生物侵害的防治技術。
生物風化對樂山大佛的侵害多種多樣,例如細菌、真菌和地衣等微生物,通常以群落等形式覆蓋在佛體巖石表面,微生物分泌使巖石風化的腐蝕劑,加速大佛風化。其中地衣和蕨類還能分泌各種酸性物質,明顯影響巖石風化作用,草類、攀援性植物等高等植物根系穿透能力很強,種子發芽、幼苗定居和生長過程對巖石破壞作用大,影響佛體光照條件、透氣及透水性能。樂山大佛處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雕刻在容易風化的紅砂巖上,極易受到各種生物的侵蝕和破壞,且侵害相當嚴重。報導說,由於缺乏樂山大佛巖石生物風化的系統科學研究,目前很難提出一套適合佛體保護的生物防治技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