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1日訊】據俄羅斯《消息報》8月8日報導,近日,在俄羅斯白海海畔北德文斯克“北方機器製造企業”的船塢上,當著俄羅斯海軍總司令弗拉基米爾-庫羅耶多夫的面,俄羅斯的一艘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核潛艇順利地下水了!
設計製造者們都把這艘設計標號為“210”的核潛艇愛稱為“小馬駒兒”,它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巧妙搭配的一艘潛艇:既有核動力裝置的優良品質,又有下潛深度深的特點。它是專門為完成“特種行動”製造出來的。早在前蘇聯時期這艘核潛艇就開始建造了,直到今天才終於建造完成。圍繞著這艘核潛艇的製造一直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然而《消息報》記者還是弄清楚了其中的一些細節。
關於在整整一周前舉行的這艘潛艇的下水儀式,北德文斯克“北方機器製造企業”的官方機關報《造船者報》曾經這樣描寫道:“在喜慶的背景下,這艘用於科學研究和緊急情況下人員救生目的的獨特船隻從第42車間的造船臺上下水了。海軍總司令庫羅耶多夫、一批軍人和科學界的一些代表參加了慶典儀式。早在前蘇聯時期就開始奠基製造的這筆定貨,在新世紀之初終於被我們造船廠的專家和工人們給完成了。這是專家、工人、簽約方和材料供應商們的一次共同的巨大勝利!”除了這幾句乾巴巴的報導外,廠方代表沒有披露任何細節,並且拒不對這艘新艇做任何評論。不但如此,據《消息報》所知,關於這艘船下水的報導根本就不該出現在公開發行的報刊上,而且這是定貨方——俄羅斯海軍艦隊事先就提出來的一個簽約的先決條件!
這個廠大名鼎鼎的第42車間是建造這艘核潛艇的場地。據說,即使這個廠的許多領導人都不准進入這個地方。由此可見這艘核潛艇的保密級別了。在建造這艘獨特潛艇的15年當中,參與建造過程的工人和工程師人數始終都有硬性的規定,不容許擅自增減一個人!
領導這艘核潛艇設計和建造的是“孔雀石”設計局的一些代表。設在聖彼德堡市的“孔雀石”海洋機械設計局的一位局長驚訝不已,他不知道這艘獨特潛艇下水的消息是怎麼被傳播出去的。他對《消息報》記者證實說:“是的,這是由我們設計的,是早在80年代就設計出來的東西。”“孔雀石”設計局還設計過另外一艘核潛艇,它就是由“北方機器製造企業”不久前建造完成的設計標號為971的“獵豹號”核潛艇。該艇已經在2001年12月份被編入俄羅斯海軍的佇列。再往下這位局長就什麼都不說了,其理由據說是210設計有特殊的保密規定。
“小馬駒兒”早在1988年就開始奠基了。據《消息報》所知,其外觀有點象由一些球面部件構造而成的一匹馬,亦即很象前蘇聯時期一部動畫片裏的主人公,其“小馬駒兒”的綽號就是由此得名的。正是這些球面構造的部件成了這艘潛艇能夠深潛的必備條件。根據國際文傳電訊社的資料,“小馬駒兒”的用途是“完成一系列的特種行動”。90年代,這艘潛艇的製造者們曾長期受到資金不足的困擾。只是到最近3年續造的資金才痛痛快快地到了位。順便說說,90年代初,在當時的俄羅斯最高領導人認為開展海上特種行動的必要性已成為過去的時候,這艘潛艇的奠基工作已經完成了。於是有人就曾試圖吸引美國人的投資,把這艘核潛艇建成一艘純粹的救生船。然而,很可惜,美國方面拒不參與這項計畫。
至於這艘新潛艇其他方面的戰術―技術資料,那就只有為數極少的幾位專家知道了。不過,當這艘絕密潛艇從車間下水以後,儘管美國的間諜衛星在不間斷地監視著“北方機器製造企業”的大片廠區,這艘潛艇還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停放了3天。這就讓記者有機會看到他的芳容並從旁瞭解到一些不大不小的秘密。
在該廠一位元副總經理在場的情況下,一位元名叫尼古拉.柏格丹諾夫的工作人員告訴《消息報》記者(這裏有必要說明一下:有一位副總經理在場,是他們接受記者採訪的規矩):“露天停放純粹同技術規程有關,因為按規定,是不准潛艇從車間裏出來以後就馬上讓它沉入水中的,必須為它做些準備工作,也正因為如此,潛水艇才必須在船臺上大約停放3晝夜。它沉入水中的日期是星期二晚間。”
廠裏的一些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小馬駒兒”的下水儀式是“遵照蘇聯時期的優良傳統”安排的。參加這個儀式的只有定貨方的代表、“孔雀石”設計局的潛艇設計人員和本廠同建造這艘潛艇有直接關係的一些專家。
俄羅斯海軍艦隊方面的代表則告訴記者:“在蘇聯時期,通常是在夜間把造好的潛艇從車間放入水中。據說美國人也是這麼做的。這是因為:第一,這樣可以讓外人無法準確地統計實際進入核潛艇佇列的潛艇數量;第二,外人也無法從太空拍攝到新潛艇的清晰可辨的照片。”
的確,該廠的專家們也告訴記者:光憑外觀,你一點兒也看不出我們這匹“小馬駒兒”的性能。然而,假如我們拿“孔雀石”設計局設計的其他核潛艇同它進行比較的話,我們就可以告訴您:這是俄羅斯海軍艦隊當中噪音最小、最不怕攻擊的一艘核潛艇。這麼說吧,在一定的航速以內,敵艦的聲納操作員根本聽不到他,更別說攻擊他,它將變得使敵人根本看不到他。所以,它能夠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在世界各大洋航行的任務。
資料來源://www.izvestia.ru/politic/article37011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