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台北特稿)德國西南與法國接壤的薩爾邦幅員不大,不過,這個面積只有兩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僅僅百萬的地區在歐洲民主政治的發展上卻有相當「不平凡」的經驗──於一九三五年和一九五五年,這個地區的人民曾經兩度公民自決投票,選擇當德國人。
在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之前,薩爾地區的歸屬一如當地的文化──部份屬於德國,部份傾向於法國。十九世紀中葉,鋼鐵工業的發展使得煤礦蘊藏豐富的薩爾地區經濟蓬勃發展。在一八七零/一八七一年的普法戰爭之後,德意志帝國將這個地區併入其版圖。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在談判和約時,法國曾經想將薩爾地區併入法國領土;不過,由於英國和美國的反對,一九一九年簽署的凡爾賽和約雖然將薩爾地區劃分出德國,卻是由「國際聯盟」指派的委員會監管。和約中規定「國聯」監管的時間只有十五年,之後可讓人民投票自決前途。
一九三五年元月十三日的公民投票,薩爾地區有選舉權的人民以百分之九十壓倒性的高票決定回歸德國,雖然當時的德國已經是希特勒的「國家社會黨」掌權。在經貿方面,薩爾地區與法國關係仍相當緊密。
二次大戰期間,希特勒將薩爾地區與其佔領的法國洛林地區合併,成為威斯馬克省。一九四五年德國再度戰敗,法國順理成章地佔領這個地區。一九四七年法國在當地建立了自治政府,法國政府並透過一項公投獲得薩爾地區人民的支持,統合薩爾地區的經濟。
一九四九年,美、英、法佔領的德國地區成立了聯邦德國(西德)。聯邦德國一直希望爭取薩爾地區回歸德國。在不斷的折衝之下,法國和德國在一九五四年達成協議,將薩爾地區交由「西歐聯盟」指派的中立的行政長官治理。由於薩爾地區的居民大多數是德裔,他們並不同意這樣的安排,因而提出自決前途的訴願。
一九五五年十月二十三日薩爾地區的人民進行公投,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居民反對「西歐聯盟」的安排。在次年簽署的「盧森堡和約」中,法國與聯邦德國達成協議,一九五七年元月一日開始,薩爾地區回歸德國;一九五九年七月六日開始,薩爾地區恢復德國的幣制。薩爾地區的住民能以公投決定他們的歸屬,關鍵在於法國同意接受公投的結果。倫敦經濟學院的學者葛瑞.蘇斯曼在一篇有關主權問題公投的分析中指出,對於自決的問題,國際社會的態度是絕對關鍵。二次大戰後簽署的凡爾賽和約對於住民自決的問題,就有不同的標準;國際社會其實並沒有一定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