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僑界紀念七七抗戰66週年

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 抗日戰爭到底是誰打的?

95歲中華戰略學會副理事長李正中稱“日本人是向中華民國投降的”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7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季媛洛杉磯新聞綜述/7月7日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日子﹐1937年這一天的「蘆溝橋事變」﹐導致八年抗戰的全面展開。95歲高齡的中華戰略學會副理事長李正中在美國一個抗戰紀念會上稱「日本人是向中華民國投降的﹗」他高度讚揚蔣介石委員長﹑中國國民黨領導全國人民抗日的偉大功勛以及中國軍民寧死不屈的氣概。

圖(頂圖)﹕平均年齡75歲的忘年合唱團演唱抗日歌曲流亡三部曲《松花江上》﹑《離家》和《上前線》。

他認為中國人民靠的是5千年中華文化凝聚成的民族精神﹐呼籲海內外同胞更加團結﹐共同建設一個和平繁榮的亞洲。

**歷史不容遺忘和歪曲

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龔中誠說﹐任何一個政權出於私利企圖否認歷史事實都是不可能的。比如中華民國在台灣存在就是事實﹐台灣人不多﹐地方小﹐但創造了經濟奇跡﹐不幸的是大陸政府卻想否定中華民國的存在。大陸政府連六四都要否定﹐這樣一個不敢面對事實﹑承認事實的政府是危險的。

李正中說,抗日戰爭與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同為人類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二戰的勝利﹐開創了世界新的歷史時代﹐奠定了尊重天賦人權﹑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普世價值﹐所有被奴役的國家都獲得獨立。

抗日戰爭雖然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但在一代中國人心中留下的創痛卻永遠無法磨滅。7月6日下午﹐洛杉磯榮光聯誼會和八年抗戰歷史研究會在僑二中心聯合舉辦「紀念八年抗戰 / 七七66週年大會」﹐200多人與會﹐以抗戰歌曲表演和講演交錯進行的形式緬懷先烈﹐控訴日本的侵華罪行。

出席大會的多為耄耋耆老。當年的國恨家仇﹐在這些白髮蒼蒼的老人心裡並未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淡忘﹐當平均年齡為75歲的老人組成的忘年合唱團唱起抗戰歌曲「流亡三部曲」、空軍大鵬聯誼會會長董國仁唱起「白雲故鄉」時,許多人想起了當年的歲月﹐禁不住熱淚盈眶。

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龔中誠﹑蒙特利公園市市長劉達強﹑八年抗戰歷史研究會會長于德昌﹑政治評論家鄭浪平﹑中華戰略學會副理事長李正中教授均在大會發表致辭及演講。

圖﹕出席「紀念八年抗戰 / 七七66週年大會」的(右起)八年抗戰歷史研究會會長于德昌﹑中華戰略學會副理事長李正中﹑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龔中誠﹑蒙特利公園市市長劉達強。


龔中誠在致辭時表示﹐看到這麼多人來參加大會﹐說明「歷史是不會被遺忘﹐也不容被歪曲」的。

抗日戰爭是誰打的?是當今中國大陸老百姓和知識分子的熱門話題。黃花崗雜誌主編辛灝年著的“誰是新中國?”一書中舉出大量中共歷史資料,揭示中共隱瞞了半個世紀的有關中共抗日戰爭的謊言:中共有意不參與當時的抗日戰爭,並利用國民黨抗戰,積蓄力量,拖抗日戰爭的後腿。而中國大陸教科書和黨史都明確記載“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打敗了日本人,蔣介石不抗日,遭到舉國抗議和唾棄···”

據悉,“誰是新中國?”一書,是中國的禁書,但老百姓都在私下流傳,很多人專門託人到海外購買此書。中國老百姓對此事震動很大,一些知識分子說:“我做夢都沒有想到被騙到這樣的程度。”

**二戰能打贏 全世界欠中國一個公道

很多人認為世界人民能在二戰取得勝利﹐美國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政論家鄭浪平卻認為﹐中國在二戰中殲滅日軍180萬﹐極大地削弱了日軍的兵力﹐使日軍無法實現佔領亞洲的目的﹐更無力在其它戰場發揮作用﹐因此中國軍民是贏得戰爭的最大功臣。

圖﹕政治評論家鄭浪平在演講中指出﹐二戰能打贏﹐全世界都欠中國一個公道。


他說﹐八年抗戰﹐中國380萬軍隊陣亡﹑3,200萬人民死亡﹐而美軍﹑英軍和荷蘭軍隊陣亡人數分別是40萬﹑3萬多和1萬多。中國軍民真正做到了蔣介石在《廬山宣言》中所說的「縱使戰到一兵一卒﹐也絕對不終止抗戰」﹐在北平﹑天津﹑上海等主要城市幾乎全部淪陷時﹐仍然堅決抵抗﹐絕不投降﹐才使二戰得以勝利﹑聯合國得以誕生。「中國在二戰中犧牲最大﹑打得最久﹑貢獻最多﹐而得到的援助最少﹐二戰能打贏﹐全世界都欠中國一個公道。」

針對最近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加強軍事力量動作頻頻的現象﹐鄭浪平警告﹐歷史的教訓不能忘記﹐日本政府一向不承認歷史錯誤﹐當他們放棄對世界的承諾﹐拋棄和平憲法﹐重新發展軍力的時候﹐就會再次成為整個亞洲的威脅﹐第三次中日之戰將不可避免。「我出生於中日戰爭剛剛結束之時﹐而到我步入老年時﹐很可能會面臨第三次中日戰爭。」

圖:會場後面展版的上百幅圖片再現了抗日戰爭時期的歷史鏡頭。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巴西最高法院裁定X平台可在該國恢復運營
【時事金掃描】克宮出大事 烏軍黑了俄國電視網
情報官:外國敵手欲煽動美國人質疑大選結果
美指控中國鋰產量過剩 掠奪式定價淘汰對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