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31日訊】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作雪堆。”這是唐詩人劉禹錫描繪錢塘江海潮的詩句。錢塘江海潮給人以壯觀的景色但也帶來了災害–潮災。
杭危b錢塘江沿岸潮水極強。海潮侵蝕,不僅使附近的農田”悉成江面”, 海潮侵蝕, 還威脅杭州城的安全。
相傳早在秦代,為征服錢塘湧潮,杭州灣畔即有海塘的興築。有史可考的則始於漢朝。據《水經注 . 浙江水》引《錢唐記》稱,東漢時,在錢唐縣(治今杭州武林門外內)東一里築有“防海大塘“ 。三國時,金山築有鹹潮塘。東晉時,海塘有新的發展。據《晉書。虞譚傳》記載,東晉鹹和年間(326—334年),吳內史虞潭在長江三角洲“修滬瀆壘,以防海沙“。 滬瀆壘在今上海市寶山縣境,”壘“就是海塘。
唐代.為消除湧潮對瀕江臨海一帶農田的威脅,海塘工程逐漸受到重視。據《新唐書.地理志》載,鹽官(今浙江海寧縣)“有捍海塘,堤長百二十四里”。當時修築的是土塘,用的是“版築法”,就是如打泥牆一樣,用兩面木板夾成模子,中間填土夯實而成,由於沿海土壤多為粉砂土,質地鬆散,缺乏黏性,所以易被潮水淘空。
後梁開平四年(910年).吳越王錢穆在杭州候潮門和通江門外築捍海石塘。海塘,又稱海堤、海堰,它是我國古代巨大工程之一。錢穆築海塘時採用了“石囤木樁法”。工匠們就地取材,砍竹編籠;開山取石,將石塊裝入竹籠內,拋入海中,堆成海堤。然後,再在海堤兩側打上高大的木樁加以固定,上面再鋪以石塊。這樣,不僅使堤身加重,以抗禦潮擊,而且由於加打了木樁,可以防止潮水淘空塘腳粉砂土,確保海塘不致崩坍。海塘建好之後,保護了江邊農田不再受海潮侵蝕;而且,由於石塘具有蓄水作用,使江邊農田得到灌溉, “由是錢塘富庶盛於東南”(《資治通鑒》)。
清康熙、乾隆年間,海塘得到了修善和加固。石囤木櫃塘由於互相不牽制,經受江潮衝擊的能力還不是很強,還是時常要被潮水沖坍。於是,人們就想到了修築石塘。康熙年間,以塊石壘疊的五十丈尖山石塘乃是海寧石塘之始。雍正二年七月十八日,錢塘江風潮大作,海寧境內的土塘柴塘石囤木櫃塘盡決,唯尖山大石塘巍然獨存。依照此法,乾隆二年初七日開始修築魚鱗石塘。乾降四十八年,老鹽倉一帶塘堤坍塌,添建魚鱗石塘。
魚鱗石塘的建築十分精巧,塘基用5米多長的粗木料打成“排樁”、“馬牙樁”、“梅花樁”等不同類型的樁。塘底寬4米,頂寬1.4米,壘石18層至23層不等,均用上千斤重條石丁層上迭。每塊條石之間,用糯米漿拌石灰砌連,再用鐵鋦扣榫。因為狀似魚鱗,所以叫魚鱗石塘,沿用至今。魚鱗塘與長城、運河並列為我國古代三大土木工程。
錢塘江海塘蜿延伸展,兩千年來默默地護守著這片富庶之地,銘記著歷代人民為之付出的代價。◇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