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8日訊】車站名:高雄
線路名:縱貫線
建築年代:1941年
驛舍材質:帝冠式水泥建築
一年來,四處走訪老車站,常常遇到工事中,周遭圍籬橫七豎八,站裡站外大興土木,就連我們時常出入的台北、松山車站四周也總在進行著無休無止的工事,來到高雄,鐵路地下化、新車站的大工程也是左右包抄。
由車站正對面的小花壇瞻望,只見造型細緻優雅的屋簷、樑柱,被霸氣的慶典牌樓包得花花綠綠,可憐的老車站陷身於混濁的空氣,高分貝的噪音下,昔日傲視群倫,氣派非凡的帝冠式建築幾乎快被周遭如雨後春筍的建築物所吞沒了。
比起早它幾年興建,也是帝冠式代表作的日本JR奈良站備受呵護的待遇,高雄車站只有徒呼奈何,畢竟它肩負台灣縱貫鐵路終點的重責大任!
如何在一片混亂中留取老站風華?這長年追逐於鐵道的旅人,左思右想決定拉出距離,抽離肉眼障礙,找出車站素顏,我們登上站前「麥當勞」三樓,隔著透亮的玻璃窗俯瞰「高雄車站」,此時,垂垂老矣的驛舍籠罩於黯淡天色中,難得寒風掠過樹梢,平添幾許淒冷冬意。
五○年代前後,當火車還扮演南來北往交通的重要角色時,車站當然是上演悲歡離合的舞台,想到有一首台語歌王郭金發唱出的「高雄發的尾班車」,難分難捨的感傷曲調「忍耐著滿腹傷情要分離,月台的燈火影淒清引心悲,等待伊表明心意,離別是暫時,高雄發的尾班車,推動心綿綿。
看火車離開月台,憂愁流目屎,咱今宵離別後,相逢何所在,為情愛苦悶心內,此情誰人知,高雄發的尾班車,推動心悲哀。」
還有另一首方瑞娥主唱「哀愁火車站」「夜快車玻璃窗外點點雨水滴,無情的電鈴聲響亮著四邊,催阮的目屎流滴,心內痛苦無比,高雄發尾班的北上快車十點三十分,啊……哀愁火車站第二月台」將雨夜車站賦別的愁緒表露無遺。
想到當年交通、電訊不便的時代,兩地相思只能靠書信傳遞,「情書」成了美麗與哀愁的記憶,而「情歌」也許正訴出思念故鄉愛人的衷曲吧!
半世紀以來高雄人的共同記憶中,宛如帝冠的美麗終點站,在時代巨輪下,已無法獨領風騷了,取而代之將是高鐵、臺鐵、捷運共構的超高大樓,想到這裡不禁又要低吟「最後的火車站,到底在何方?」──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