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7日訊】(法新社吉隆坡二十七日電) 值東南亞國家協會成員熱中與其他國家談判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俾因應來自中國的挑戰之際,分析家卻警告指出,倘若東協本身無法加速內部自由化,則一窩風與其他國家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勢必會得不償失。
分析家表示,倘若東協十國內部的關稅壁壘不夠低,則自由貿易協定更可能成為東協本身自由貿易區的絆腳石而非踏腳石。
分析家最近在東協商業論壇上警告指出,一窩風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熱潮亦將產生繁鎖的優惠關稅計畫網絡,可能因此加重民間企業負擔以及導致貿易分散和投資遭扭曲。
極度仰賴貿易的最富裕東協國家新加坡最早上路,分別與美國、紐西蘭、日本和澳大利亞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新加坡宣稱,這類協定將有助恢復對東南亞其他地區的投資信心以及提升東協對抗中國的競爭力。
新加坡二十五日表示,新加坡希望今年能結束與加拿大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包括泰國、菲律賓等其他東協國家其後紛紛加入這股熱潮,且正與美日等經濟大國談判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事宜。
泰國開發研究機構研究主任狄雲登女士表示,繁瑣且進展緩慢的多邊談判促使許多國家轉向自由貿易協定,但自由貿易協定僅係「次佳替代方案」。
涉及的風險是這類自由貿易協定可能會將貿易自東協自由貿易區導向諸如美、日和歐洲聯盟等大貿易夥伴,結果讓這些大貿易夥伴變成貿易樞紐。
狄雲登說:「如果每個東協會員國皆與美國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同時東協會員國之間仍維持高關稅,則美國將因其較有利的投資地位而受惠最多。為避免發生此情形,東協必須確保會員國之間的關稅壁壘足夠低。」
狄雲登指出,由於主要工業化國家經常握有一套標準預設協議,規模較小的經濟體將很難從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中得利。例如美國和日本即拿其與新加坡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作為與泰國談判的藍本,但如此做並不公平,因為經濟條件不同,例如新加坡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並未涵蓋農業,但農業卻是泰國的重要部門。
新加坡國際事務究所研究主任Hank Lim指出,自由貿易協定「事實上具歧視性」且可能導致適用於同一產品的關稅稅率和規範複雜化。
他表示,東協集團本身亦與包括美國、日本、印度和南韓等國家推動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且正與中國攜手準備在十年內創設全球規模最大自由貿易區。
他指出,但因欠缺共同架構,東協最終恐怕會擁有彼此格格不入的一連串迥異架構和招致不利影響。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