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南光原版攝影展 捕捉早期人文景象

自由時報記者王凌莉台北報導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7月2日訊】二十一世紀影像閱讀邁向數位時代;然而,一張老照片卻能光速般帶人進入歷史的記憶裡。提倡寫實攝影的前輩攝影家鄧南光,就是透過觀景窗捕捉台灣早期社會的人文景象。

 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策劃「鄧南光一場未公開原版攝影展」,精選出一九六○年代左右拍的五十三幀鄧南光從未發表過的照片;其中,還包括三十七張以萊卡相機及一九六○年代德國極小型相機 MinoxⅢ所拍攝的作品,旁邊還附上他當時親手放大的原作。這些原作約為拇指般尺寸的小照片,影像仍清晰細緻,極其珍貴。

 一九○七年出生在新竹北埔的鄧南光,在就讀於日本法政大學經濟系時,就對攝影著迷。二十八歲回國開設「南光寫真機店」,展開他全台攝影生涯。二次大戰結束後,他在台北開設照相器材行,提倡寫實攝影,並且與張才、李鳴鵰等人共同主辦「台北攝影月賽」。此後,他也主張自由新穎的攝影風格,創辦「自由影展」同人會;還擔任「中國攝影學會」在台復會發起人之一,成立「台北市攝影學會」。

 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執行長全會華認為,閱讀鄧南光的作品,會發現他把觀賞者帶進一個台灣早期的現實社會,同時在溫馨的場景中,透露著文化精神的延續,這也正是台灣早期文人對社會介入與關懷的最佳寫照。他說,鄧南光初期作品,大多呈現抒情而直覺觸動人性的畫面,如市井人物、巷弄風情等。透過他靜觀的視角、成熟的意念與生動的表現形式,往往令畫面有持續延伸的視覺律動,豐富了物像的表現空間。後期的作品卻由外轉內,回歸到純然形式的美感意境,從佈局與氣氛中尋找一種時尚寫意的構圖美學,充滿了新穎而生動的「時代感」。

 在鄧南光長子鄧世光的協助與支持下,這次展覽從百餘張照片精選出五十三張作品,有些甚至由底片中篩選出來放大展出。鄧世光說,父親的作品風格深受德國攝影家保羅.沃爾夫(PaulWolff,1887-1951)的影響。此次展出的泛黃影像,是他父親逝世二十多年後,未曾公開發表過的陳年原版老照片,展現一位藝術家對作品的執著,也反映其時代意識與創作心境。配合展覽,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也在七月五日、十二日及十九日舉辦三場講座,分別邀請世新大學平傳系教授莊靈、美學書房負責人蕭永盛、文史工作者陳板談鄧南光的作品和人。此外,也出版《私藏.鄧南光》限量版攝影專集。展覽時間為七月五日至七月二十四日,地點在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02)27733347。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研究報告稱荷爾蒙補充療法對婦女有三重威脅
荷爾蒙補充療法加重癌症病情
首款日系迅馳筆電在台問世
挑戰硬漢嶺 美景收眼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