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4日訊】台灣故宮赴德展件「天子之寶」,四百件文物已陸續運抵德國,即將於七月十八日在德國柏林的老博物館展出。內容約可分為書畫(包括織繡)、器物及善本三大類,其中,應德國所邀首次越洋展出的善本類最受注目;由「帝王把玩的工藝品」所留下的器物類,最能表現「天子之寶」的精神。
此外,針對一般人認為書畫類文物因紙張保存困難,每次捲合或展開、接觸空氣等,都會造成傷害,質疑明朝以前的書畫並不適合作長途旅行的展出。故宮書畫處處長王耀慶表示,故宮院藏的書畫,除限展的物件之外,每次選件時,故宮都會評估文物本身的「健康狀況」,再決定是否列入展件當中。所以,這次赴德的展件,不僅有明清時期重要的書畫作品,甚且有唐宋的書畫,遠在歐陸地區的西方人,將有機會就近親睹台灣故宮珍貴的文化寶物!而本報也精選此次展品中的明星級文物,讓讀者先睹為快。
亞醜方簋 |
《亞醜方簋》--殷墟晚期(12th至11thBC)
三大類文物再以斷代區隔,商周時期的玉器與銅器成為「歷史最久遠」的代表。《亞醜方簋》目前傳世的非常少,是當時亞醜族使用的器物。時代正好在殷晚期與西周早期之間,殷銅器重銅質造型,周銅器重銘文,在這款方簋上並見。
一種比較有趣的詮釋是,中國歷代器物的刻飾可反映帝王國勢強弱,而《亞醜方簋》的外形雕飾既不矇矓也不陰陽,主體很鼓、外圍雕飾很凸、很立體,也可說明當時的亞醜族頗強盛!
《嬰兒枕》--宋 定窯(A.D.960至1279)
定窯是宋代官窯的開始,古名定州,故名定窯。定窯生產的瓷器特色,白釉色泛黃呈牙色,裝飾技法有淺劃、深刻、模印等,題材亦豐,尤以劃法技法靈巧熟練,線條流暢,作品生動活潑。
宋代嬰兒紋樣極為流行,這件《嬰兒枕》是其中造型較為繁複的。瓷枕造型採嬰兒側臥於榻上,頭微揚、寬額、身碩、雙手交叉為枕,兩腳彎曲交疊。台北故宮院藏同型嬰兒枕兩件,造型一致,均以模印成型。
嵯峨萬仞詩冊 |
《嵯峨萬仞詩冊》--北宋 徽宗(1082-1135)
中國書畫的極致,不能不提宋徽宗獨創的「瘦金書」,《嵯峨萬仞詩冊》就是極為重要的一幅,即將在十一月運抵波昂展出。
紙本《嵯峨萬仞詩冊》,長寬分別是33.2×63公分,內含徽宗兩首詩,前一首七言詩,描寫皇家庭苑的景物,有人工堆疊出來,狀似峰嶺高峻的假山群,山上林木如苔蘚,還有蒼茫的煙霧籠罩;後一首描寫嚴冬清晨,梅花發出像茶葉一般的新芽,透露春天的訊息。歷史學家批評宋徽宗是懦弱的文人皇帝,以致失掉半壁江山,「瘦金書」似乎也頗符合他優雅瘦勁的風格。
《藏文甘珠爾經》--清 康熙(AD1622至1722)
佛教歷經二千餘年的傳佈,成為世界性的宗教,藏文佛經的翻譯,保存了少數民族的語文及思想。故宮典藏康熙朝的藏文大藏經一○八函,每函經篋,由經葉、經板、經衣所組成。
泥金寫本藏文甘珠爾經的經葉,正反兩面,以金泥正楷書寫,每函自三百葉至五百葉不等,經葉依序疊放後,在邊圍即呈現金泥彩繪的法螺、法輪、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吉祥結等八種圖案。經板分為內外兩層,外層上下各一塊紅漆木質經板,其正面有「唵嘛呢叭咪吽」六個梵文金字。內層上下各一塊深藍木質經板,頂塊反面塑有頂禮佛、頂禮法、頂禮僧的梵藏對照金字,兩側各繪佛像一尊。內外兩層經板將經葉含夾以後,以絲質經索綑紮,並附上白色哈達,然後以黃綾經衣包裹,就成了完整一函的經篋。是舉世罕見的珍貴史料。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