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4日訊】女儿的功課都是媽媽負責,遇到不會的地方,媽媽會再教一遍。當教過一遍她還寫錯時,媽媽就說:”怎么還不會呢?不專心怎么听得懂。”女儿听了以后,對媽媽說:”你愈來愈像老師,講話這么獨斷,總是說我們不專心才做錯。”媽媽听了很不高興:”我這么用心教你,你不會還不吭聲,讓我白忙一場,真不想教你了。”女儿也覺得委屈:”其實,你在教的時候,我就听不太懂,只是我不敢叫你再教一遍,怕你會生气。你教功課的時候特別凶,我也不喜歡你教。不教我最好!”
為什么孩子會覺得媽媽愈來愈像老師呢?因為教功課時,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听得懂,于是最常問?quot;懂了沒有?”在一對一教學時,孩子不能等(或想)太久才回答,也不能不看著媽媽。如果遇到仍听不懂的情況時,他只好裝會,隨意點點頭應付過去。
其實,一對一的教學給孩子很大壓力,好像他必須听一次就學會。這時,父母需要用眼睛觀察孩子听課的臉色、眼神。同時,問孩子問題時,除了看他的表情之外,還要听听他回答的話中是否有停頓、中斷、猶豫或不确定的用字。 父母在家里給孩子講解題時,不妨問孩子:”你認為這個數學應用題只給了一個條件嗎?還有哪兩個條件呢?給你兩分鐘想想看。”這樣孩子會很容易地回答出:”不只給了一個條件。”然后,父母手上的筆還可以點在數學應用題上某几個字來提示孩子。這樣孩子會覺得他不是完全不會,他已答對父母問的第一個問題;接下來,朝哪些方向思考也知道了。再者,父母給了2分鐘來想,他不會覺得太緊迫。心不慌,頭腦就容易清醒,他可以自己動腦想。如果他愿意開始動腦想,孩子學習從”被動听講”改變為”主動思考”,這將是孩子今后獨立學習的第一步。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