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吳祖漢/報導
剛公佈的去年十大死因中,自殺死亡率比前年增加了十%,一整年自殺人數有三千零五十三人,較前年多了二百七十二人,自殺問題再度引起各界的關切。台北市立萬芳醫院潘建志醫師表示,根據國外的研究均發現,在自殺的人口裡,有八成以上是憂鬱症或精神分裂症患者。
他說,大部分的病患或家人朋友不把憂鬱症當成是一般疾病,不夠謹慎,以為症狀輕微,只要口頭上勸說開導就好,沒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往往會鑄成嚴重後果。
許多人不清楚自己是否有憂鬱症,該不該看醫師,他建議民眾可上董氏基金會的網站(網址:www.jtf.org.tw)替自己做一下憂鬱量表,看看這一星期的憂鬱指數。
從他的門診經驗中發現,外國籍病患普遍都能接受自己的精神病症,認真詢問,且都能按時服藥,反而是台灣的病患常抱持懷疑或不願長期服藥的態度。
過去台灣的抗憂鬱症藥物,健保限制只有精神科醫師才能開立處方,但現在已不限科別都可使用,他認為這是正確的做法,因為憂鬱症患者也常在其他非精神專科門診中出現。
一旦確認需要服藥的憂鬱症患者,通常至少要服藥半年,再做評估,他提醒憂鬱症病患不要私自停藥,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此外,他認為政府對精神醫療體系仍不夠重視,且民眾普遍對於精神疾病諱疾忌醫,使臨床工作者有很大的無力感;他同時強調,政府應該對於媒體上的酒類廣告做些限制,因為酒癮也會加重憂鬱症的病情,而現在酒類廣告似乎有些浮濫,助長了酒癮的發生,是該做些管理了。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