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鄧墾:人物素描

鄧墾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瘋子

  他一定住在附近某個角落里,因為他常常在這一帶出現。五十歲左右,滿臉胡須。一頭披肩長發,但決不是現代青年藝術家的那种長發,是蓬頭垢面的那种。春秋穿一件遮不住肚皮的單衣,但決不是現代女青年的那种薄透露,而是紅衛兵時代的那种。夏天赤膊。冬季裹一件破棉襖,腰系一根麻繩。趿著一雙破鞋,濟公的那种。

  人說他在文革時期參加過什么派,寫得一手好字,專刷大標語。后來抓人,揪斗過他,就嚇瘋了。也難怪,小青年一個,那顆紅心的承受力太脆弱了。那時,刷大標語寫錯一個緊要的字,确實是要命的,眨眼就成了現行反革命。我不知道眼下這位是不是寫錯了字?這一帶到處都有他的手跡,且數十年不斷。只要有牆,有壁,就有他的大作:“毛主席万歲”,及一些莫名其妙的符號。人們見了就气,費了好大的勁清洗干淨了,成了梁小斌詩中“雪白的牆”,可沒管几天,那見得爛熟的“毛主席万歲”的標語又出現在“雪白的牆”上。

  最叫人惊心動魄的,是前段時間他居然萌動了商品意識,“下海”經商了。他在小巷的公共廁所旁擺了一個地攤,坐在地上,面前鋪一張破爛的塑料布,上面放了八個不知從哪儿弄來的番茄,其中有半數明顯腐爛。如果不是他手里還捏著一杆他自制的秤,誰會相信他是在出賣這些東西?他就這樣坐著,并不吆喝,只默默地盯著惊恐的路人。

  他似乎發現生意并不好做,終于沒有再擺攤,依舊寫他的字去了。

  1995年7月31日草

  賣醬油的老婦人

  記不起那蒼老的叫賣聲始于何時。

  清晨,那老婦人一聲聲長長的吆喝,便從彎彎小巷的盡頭傳過來:“打醬油,醬油來羅……”她只把“羅”音拖長,給人悠遠的感覺。這聲“打”,系成都土語,指賣醬油時的一种動作。附近樓上常常有人推開窗戶探出頭來,嚷一聲:“太婆,等一等!”她立即停止吆喝,連聲說:“好!好!好!”當一群人購后散去,那吆喝聲便又重新開始,越來越近,又有人嘰嘰喳喳地圍了上去。當吆喝聲依稀可聞時,她已轉入另一條小巷去了。

  一次周末,清晨下雨,煮面吃,發現沒有醬油了。正哎呀,隱隱听見“醬油來羅”的 聲音,急急奔下樓去,站在大門路旁恭候,深感生活中真還缺不了那些吆喝聲。她騎著一輛三輪車,穿一件雨披,邊蹬邊吆喝著過來了,几桶醬油放在車上。看她那如霜白發和滿臉皺紋,就知道是近七十歲的人了。我說:“散裝醬油還准賣嗦?”她不動气,笑著說:“這要 看是哪种?我一直賣這种醬油,專門去大厂進的,買主都信得過,沒有人說它是歪貨。”此 話不假。街坊上的人,精得很,某人被某小販“燒”了,口碑極快,那小販從此別想再露臉 。這太婆的醬油若有問題,早就該消聲匿跡了。

  許久沒有听見她的吆喝聲了。先听鄰人說,她病了。后听鄰人糾正說,她遇著麻煩了,說她無證經營,沒有健康證,沒有衛生許可證,沒有執照,沒有稅證,沒有……甚至三輪車也沒有營運牌照,等等。我想,她的身份證決不會也沒有吧?倘若她連身份證都沒有,還叫活人么?但僅僅有身份證,就能活么?

  小巷中,從此少了一种吆喝聲;而她的生活中,從此又多了些什么呢?

    1995年8月2日草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鄧墾
  • 鄧墾
  • 鄧墾
  • 鄧墾
  • 20年不知魯連下落了!
  • 公元1979年的2月,是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二月不可同日而語的,也大大超出了"乍暖還寒"的境界。這時節,北京民主牆發出的各种聲音与中越邊境震耳欲聾的槍炮聲撞擊著中國的天空;這時節,云南十万知青正在窮山惡水中,以罷工、臥軌、絕食、下跪、自殺等形式向世界發出"救救我們吧"的悲號;這時節,成都、重慶、北京、天津、上海、昆明等各地民眾紛紛上街 游行集會,呼喊著 "救救孩子!";這時節,成都鹽市口、文化宮等鬧市街頭,聲援云南支邊青年的大字報,与《516導彈-- 炮轟華國鋒、火燒趙紫陽》、《還我河山、還我秋海棠》以及形 形色色的申訴,喊冤的大字報擠在一起,引得市民圍觀爭睹;這時節,成都南河濱江公園一帶,青年男女們一批又一批地自帶著各种樂器,赶集似的涌占岸邊的各個空地,拉起一個個圈子,狂跳著國際舞在成都南河臨江東路与十二北街交匯的轉角處,零亂地聳著几間搖搖欲墮的平房。其中一間房外院中,用殘磚壘起半截牆,隔出一小塊空地;一道 "防君子"的柴門外有一棵孤零零的槐樹,這就是陳墨的家。
  • 鄧墾
  • 今年夏天熱得早,周末避暑是人們的自然選擇。
  • 鄧墾
  • 久居鬧市,心煩意亂;夏日炎炎,酷熱襲人。偕妻攜子乘火車,轉汽車,終于躲進峨眉山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