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30日訊】本報記者劉晶報導, 全場觀眾的眼睛和心緊緊地被身著鮮綠服飾的表演者吸引住了。只見他 在細細的軟鋼絲上﹐一會兒像軍人正步操練一樣大踏步邁進﹔一會兒又如在後院的吊床上歇息般悠閑悠哉地斜躺著﹔忽兒﹐單腳踩著獨輪車﹐另一個腳及伸展的雙臂轉動著套環﹔一下子又翻身倒立﹐僅兩手搖動著獨輪車的蹋板……驚險俊巧﹐變幻多姿﹐而又情趣盎然﹐人們也隨著忽兒目瞪口呆﹐驚叫連連﹐忽兒被逗趣得開懷大笑﹐掌聲如潮水般一波高過一波﹐全場的情緒高到沸點。這就是正在紐約新鮮草原CUNNINGHAM PARK上演的大蘋果 馬戲團「城市之夢」中光彩奪目的一幕﹗這位表演者就是來自中國大連的世界級雜技藝術家叢天。人們被他高超的絕技折服了﹐也被叢天的滿臉笑容深深打動﹐「他是笑著作完這套動作的」,人們讚嘆著。是啊﹐「台上幾秒鐘﹐台下幾年功。」在這生動的笑容後面又會有怎樣的故事呢﹖我們走訪了叢天。
叢天生長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十歲時被大連藝術學校選中。當其他這個年齡的孩子還在父母跟前撒嬌時﹐他就開始了獨立的住校生活。每天凌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倒立一個小時。訓練自然是非常的艱苦﹐叢天笑著回憶說﹐那時候學會了苦中作樂﹐學校的紀律非常嚴格﹐除了週日外﹐平時學生是不允許出校門的。 夏天買冰糕﹐是把錢綁在繩子上﹐從宿舍的窗口放下去﹐樓下的小販再將冰糕綁在繩子上。
叢天十六歲畢業後﹐進入大連雜技團。由於小時候他身型比較瘦小﹐所以在藝校和剛入雜技團時﹐主要是練習和表演團體節目中被托舉的角色。但到了十七﹑八歲時﹐他一下子“竄”高了﹐比下面托舉他的人都高出一個頭來﹐所以面臨著演藝事業的一個轉折點。由於他有非常扎實的基本功﹐及達到個人表演舞台效果的頎長身材﹐經老師們反復研究後﹐他十八歲時﹐非常幸運地師從於當時中國最優秀的軟鋼絲表演藝術家黃橙雄。黃老師表演的軟鋼絲比一般演員的幅度大﹐他的鋼絲架子高4米50﹐往下的跨幅3米﹐而一般軟鋼絲的跨幅是一米多﹐所以對演員基本功﹐體能和膽量等要求很高。
或許是由於先天的靈性吧﹐叢天剛開始學練軟鋼絲時﹐就對今後自己的表演動作有了一整套的設想﹐他立志要開創自己的獨特風格﹗由於理想很洪大﹐他給自己立下了2年﹐4年﹐6年的遞進式計劃﹐一步步堅韌地朝目標奮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叢天日日在訓練場上過﹐從不間斷。就是大年初一﹐親戚朋友們要給叢天拜年的話﹐也得去訓練場才能見到他。有一年冬天﹐訓練場沒有暖氣供應﹐由於年久失修﹐窗玻璃和頂棚都有很大的縫隙﹐ 真是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外面刮大風﹐裡面風不小﹐在這種情形下﹐其他人都不去練習了﹐只有他這個「神經病」天天去。「那時候﹐其它什麼都不想﹐就是要實現自已的理想。」叢天說。回想起這段艱辛而難忘的歲月﹐叢天感觸最深的是「同行不一定是怨家」。當時黃橙雄老師是中國頂尖軟鋼絲表演藝術家﹐又正值盛年﹐而那時基於叢天的各方面條件﹐經2﹑3年訓練就可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但黃老師看準他是一棵好苗子﹐盡心盡力﹐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所長教給叢天。另外一個讓叢天念念不忘的是他的團友趙延海﹐他曾是叢天在大連藝術學校的同班同學﹐從學校起就是軟鋼絲專業的。自從叢天轉行後﹐這對好朋友就暗暗較上勁了。叢天回憶當時的情景說﹕「如果早上他7點到練功場﹐我就六點到﹐如果他晚上七點走﹐我就八點走﹐有時他吃完晚飯後﹐看見我的練功場的燈還亮著﹐他又回來了」。而 軟鋼絲是一項技巧性﹐綜合性很強的表演﹐除了有吃苦的精神外﹐更需天賦﹐他們倆「競爭歸競爭﹐朋友歸朋友」了一段時間後﹐叢天很快就脫穎而出﹐最為難得的是﹐趙延海不但沒有妒嫉叢天﹐反而開始陪著他訓練﹐配合著叢天在鋼絲上的動作幫他拽保險絲。他們愛惜人才的的大度無私讓叢天現在說來都滿懷感激﹕「這都是真實的故事﹐我的每一個進步後面都有許多人的付出。」
天賦﹐機遇﹐刻苦﹐再加毅力﹐終於叢天成功了! 他所獨創的獨輪車軟鋼絲表演﹐震驚了雜技界﹐在1992年法國第十五屆黎明日國際雜技節中獲銀獅獎﹐1999年在第二十三屆摩納哥國際雜技大賽中獲銀小丑獎和特別獎。也由於這組動作超難度的技巧性﹐至今﹐叢天仍是世界上唯一的表演者。叢天坦率地說﹕“十年前﹐在我經濟狀況不怎麼好時﹐我就願意自掏腰包一萬元人民幣獎勵能趕上我的軟鋼絲演員﹐三年前﹐這筆獎金數目加到了十萬元﹐因為我非常清楚這背後要吃多大的苦﹐遭多大的罪﹐如果真有人能作這組動作的話﹐那他的忍耐力和毅力也是值得我發自內心的尊敬和讚賞的。”其實﹐在整個採訪中﹐天性樂觀的叢天非常輕鬆地談著往事﹐對自己訓練中的苦總是簡單的帶過﹐但這些話不經意地流露出他成功背後很難為人想像的艱辛和付出。
叢天現任大連藝術學校副校長﹐也經常以獨立藝術家的身份參加歐洲超級馬戲團的演出﹐這次應大蘋果馬戲團邀請﹐叢天是第一次來美國演出。原來他的軟鋼絲節目被安排在前半場中表演﹐但這次巡迴演出頭場時﹐觀眾反應非常熱烈﹐基於效果的考慮﹐他的節目被延後到倒數第二個﹐僅在前蘇聯的團體表演「空中飛人」之前﹐將整個演出推到最高潮。這種在公開演出後再調整節目順序的做法﹐在大蘋果馬戲團25年的歷史中是罕見的。
「苦嗎﹖苦﹗但是我覺得還沒做夠﹐如果有來生的話﹐ 我還選擇這一行」﹐回顧自己三十年來的實踐﹐叢天笑著說。叢天有一個曾留學中國的德國太太和一個十六個月大的男孩﹐當被問到是否想讓兒子長大後繼承父業﹐叢天笑了﹕「那當然了﹐不過﹐西方社會更注重各人自己的選擇。」對雜技表演藝術的深愛﹐非凡的毅力﹐坦誠風趣﹐這就是叢天印象﹐還有他那艱險之中更顯璀燦的笑容。(//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