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5月3日訊】
一、朝鮮核問題危机
在美國的“邪惡軸心”和“無賴國家”名單上公開列出的有7個國家,它們是加勒比海上的古巴,中東海灣地區的伊拉克、敘利亞、伊朗,北部非洲的利比亞、蘇丹和東亞的朝鮮。對于美國來說,古巴、蘇丹、利比亞、敘利亞和伊朗因為實力、影響力比伊拉克、朝鮮相對更弱一些,所以比較容易對付,而擁有核生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又好戰反美的伊拉克和朝鮮則具有極大威脅性。現在美國在打伊戰爭中已經徹底打敗和占領了伊拉克,薩達姆專制政權這個“邪惡軸心”已不复存在,由于打伊戰爭迅速胜利的巨大震懾,處境更加不利的利比亞、敘利亞和伊朗也變得更容易對付,剩下的心頭大患就首推朝鮮了。
在這次打伊戰爭前,各國輿論就已紛紛議論猜測美國在打伊以后的下一個目標可能是朝鮮,一旦打伊取胜,它就會轉兵東向,對朝動武。而美國之所以要想打朝鮮,与朝對美的強硬核逼迫政策有關。
1990年,美國根据衛星照片發現已經加入《核不擴散條約》的朝鮮有開發核武器跡象,認為朝到90年代中期可能擁有核武器,于是在1993年通過國際原子能組織(IAEA)要對朝核設施進行“特別檢查”。朝強烈反對,美即加大了對朝的軍事壓力,朝則宣布退出《核不擴散條約》。1993年6月,美朝代表在紐約舉行自1953年朝鮮戰爭停戰以來的首次高級會談,并達成如下協議:美國幫助朝鮮改造核設施以緩解朝的電力供應問題,朝則暫不退出《核不擴散條約》。1994年4月,美指責朝不能与IAEA充分合作,取消了美朝會談,并恢复美韓“協作精神”軍演。朝則針鋒相對,宣布不再接受IAEA檢查,并揚言仍要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同時又私自更換反應堆核燃料棒。朝的違約行為与IAEA發生激烈對抗,遂使半島局勢再度惡化,IAEA宣布中止對朝的民用核技術援助,朝再次宣布退出《核不擴散條約》。6月15日,美要求聯合國對朝制裁,朝則宣稱“制裁則意味著宣戰”,并威脅要將漢城變成“一片火海”。美國反應強烈,准備立即向韓大舉增兵,以武對武。就在這僅差一天就會使局勢不可逆轉之時,美前總統卡特經克林頓總統同意前往平壤同金日成會談,終使一触即發的危机得到解決,促成美朝于7月初重開談判。10月21日,雙方簽訂了核框架協議,第一次朝鮮核問題危机就此結束。金日成由于對此成果過于興奮激動而“喜極傷心”,促使心臟病突發而突然辭世,其子金正日繼接父位而成為朝鮮金家新君。 美朝簽署的這個核框架協議明确規定朝鮮放棄核計划。作為交換,美國負責幫助朝鮮修建兩座核電站,在核電站發電前每年向朝鮮提供50万吨重油作為取暖發電燃料。但是在8年之后的2002年10月13日,朝鮮副外相姜錫柱在平壤与美國總統特使、助理國務卿凱利談判時宣布,朝鮮已經恢复了秘密核計划,擁有了核武器。而在此之前的1998年8月31日,朝鮮用射程1600公里的“大浦洞-1”型火箭進行了衛星發射,朝又正在研制射程3000公里以上的“大浦洞-2”和“勞動”型導彈,證明朝已具備核武器的投擲能力。而朝鮮目前已儲存有神經性等毒劑約2500至5000吨,還擁有炭疽菌等生化武器的培養和生產能力,并具備多种投放生化武器的手段。300-500公里射程的短程導彈也數量龐大,且每年增加100-150枚,已足以覆蓋韓國全境。朝所具有的這些核生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韓日美的威脅極為巨大和危險。与此同時,姜錫柱以此核生化武器為實力后盾,向美方提出了停止發展核武器的三大條件,即美國不進攻朝鮮,与朝簽訂互不侵犯的和平條約,和承認朝鮮現有的經濟體制。 凱利听后大惊失色,他立即指責朝鮮未履行朝美核框架協議,一直在私自進行高濃縮鈾的核開發,要求朝方立即予以停止。而美國情報部門早在數年前就發現朝自1996年起每年都從他國引進核物質和核技術,2001年和2002年這兩年又特別集中,美情報机构還獲得了朝為此付款的帳單。這次凱利來朝就是要以這些證据追究朝的違約責任。
但是朝方不僅承認自己已有核武器,而且態度強硬地表示朝有權擁有核武器,也有權擁有更強大的武器即生化武器,并要求同美國進行一對一的談判解決問題。凱利當即拒絕,美國政府在他回國10天后對外宣布了此事。
消息一出,世界震惊,輿論嘩然。美國認為朝鮮出爾反爾,大耍無賴,毫無信譽可言,明顯地帶有核訛詐性質。既然達成的協議都可以不算數,也就拒絕了同朝進行任何對話和交易,并在11月14日宣布從12月份停止對朝供油,從而導致了朝核問題危机在近十年后的第二次爆發。
朝鮮方面以硬相對,它以美國中止供油違約為由,宣布不再受核框架協議的約束,并在11月17日的廣播中首次向世界公開宣告朝鮮“已開始擁有核武器和其他威力強大的武器”即生化武器。12月12日,朝又宣布解除核凍結,立即重新啟用核設施。10天以后,朝開始拆除國際原子能机构在宁邊反應堆架設的監督設備。又僅過了4天,朝為核反應堆填裝日后可以提煉制造原子彈原料的新的核燃料棒,并驅逐聯合國監察人員,限令他們在12月31日前离境。2003年1月6日,朝中社稱,如果美對朝核基地動武,美將面臨毀滅性報复。同時警告說:“任何針對朝鮮的制裁決定都將被視為對朝宣戰。”4天以后,即1月10日,朝又宣布退出《核不擴散條約》,使核危机升級。接著,2月17日,朝聲稱美國如果通過軍事手段對朝進行封鎖,朝就退出《朝鮮停戰協定》,使朝与美韓重新回到戰爭狀態。3天后,朝飛机越過北方線進入非軍事區。僅過4天,即2月24日,朝發射了100公里的短程導彈,向美韓施壓;3月10日,朝再次發射中程導彈,落在距日本海岸僅110公里的日本海里,引起日本一片恐慌。4月18日,朝外務省又宣布說:“我們正對8000多根使用過的燃料棒成功地進行了最后的再處理”。而根据1994年朝美核框架協議,朝方應將這些乏燃料棒封存保管,朝違約對其進行后處理后,從中可以提取用于制造大約2至4枚核武器的鈽。而美國政府認為,在1994年核框架協議簽署后朝就已生產了1至2枚核武器,因此朝方的這個宣布,更使美日韓感到震惊和可怕。
二、美國的硬軟兩手
對于朝鮮這种加速升級的核強硬態度,美國采取了硬軟并舉的對策。硬的表現是,美國朝野都認為朝鮮這是在玩弄核訛詐伎倆,是一种無賴行為,因此對朝鮮非常厭惡。布什視金正日同薩達姆,甚至覺得比薩達姆更邪惡無賴,更加危險。如果朝鮮掌握了導彈核武器和擁有大量生化武器,而且還出口核技術,進行核擴散,使核問題進一步惡化,美國就要打掉朝的核設施和金正日政權。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更是又气又急,發出“不惜(對伊拉克和朝鮮)同時打兩場戰爭”的威脅。于是,美國在發動打伊戰爭前的半個月,即3月4日,將24架B-1和B-52戰略轟炸机調往太平洋關島基地駐防,增強亞太軍事實力,并擬成立東北亞司令部,以便做好打伊后對付朝鮮的准備。3月8日,美韓軍隊又在軍事分界線附近的京畿道進行聯合渡江軍事演習,目的是為了提高美韓軍隊應對突發事件時的作戰能力;3月12日,美宣布將恢复在朝東部海域展開電子偵察。過了3天,即在發動打伊戰爭前5天的3月15日,美排位第三的核動力航母“卡爾文森”號駛抵釜山,准備參加19日至26日舉行的“RSOI”聯合增援軍演,演練一旦朝鮮半島發生突發事件時為美軍能夠緊急增援69万名兵力作准備。与此同時,為了能對朝鮮核設施、重要軍事經濟目標和首腦指揮中心實施毀滅性轟炸,又將F-117隱形戰斗机調往韓國,飛抵韓西部的群山空軍基地。而這次打伊戰爭在4月16日剛剛結束,美國防部官員就迫不急待地在4月19日宣稱:“華盛頓將會考慮對朝鮮采取軍事行動”,并已制定好了打朝戰爭的作戰計划。根据美國方面估計,如果這場美朝全面戰爭真的發生,可能會導致100万人喪生,并在該地區造成外交和經濟上的混亂局面(見4月21日《參考消息》報第二版“如越紅線美將行動”的報道)。
美國軟的表現是,當11月17日朝鮮公開宣布已擁有核武器和生化武器時,美國一方面認為朝鮮比伊拉克更危險而拒絕繼續与朝對話,另一方面卻也放出空气,希望朝鮮放棄發展核武計划,不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回到核框架協議上來,通過和平外交途徑解決朝鮮核危机。為此,布什總統在同一天發表的聲明中表示,美國無意侵犯朝鮮,沒有攻打朝鮮的計划,如果朝鮮在核問題上采取斷然放棄的根本性措施,美國也准備采取相應的重要措施。布什的講話實際上是在給朝鮮搭一個可以放棄核計划、改善朝美關系的台階。11月18日,國務卿鮑威爾也把朝鮮說成是一個主權國家,以此表明美國對朝要求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的善意反應。對于朝方要求与美單獨談判,美國則主張舉行与此事有利害關系的朝、美、韓、中、日、俄6國的“六方會談”。以后,布什總統和鮑威爾國務卿等又曾多次公開表態,要求朝先放棄核計划,然后再同朝對話,和平解決朝鮮核問題,甚至還提出了由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加上朝、韓、日、澳、歐盟進行協商的“5+5”方案。
然而,美國的這一切和平建議均遭朝方明确拒絕,但美國并不气餒,在加緊准備對朝動武的同時仍不放棄能和平解決朝鮮核問題危机的机會。2003年2月23日至24日,鮑威爾國務卿訪華時向當時擔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胡錦濤請求,希望中國出面向朝鮮轉達美國希望舉行多方會談的意愿。3月8日,中國派特使前往朝鮮,向金正日提出了由朝、美、中三國在北京舉行“三方會談”的方案。朝鮮方面權衡再三,在中國的勸說之下,終于接受了中國的建設性意見,于是中國通知了美國。美國得知后喜出望外,并征得韓國方面同意,准備到北京与會。可是朝方卻遲遲沒有行動,直到美國打伊戰爭已胜利在望時,朝鮮外務省才在4月12日正式表態:“如果美國有意為解決核問題而大膽轉變對朝政策,朝鮮將不會拘泥于(旨在解決問題)對話的形式”(見4月14日《參考消息》報)。至此,“三方談判”正式促成,美國軟的一手在中國的鼎力相助下獲得進展。
三、朝、美、中的“三方會談”
在胡錦濤努力推動下中國首次主動大膽采取步驟解決世界上的嚴重沖突,在美朝危險僵局中搭橋,對促成“三方會談”發揮了中心作用。而朝、美、中三國代表匯聚北京進行會談,是自1953年7月簽訂《朝鮮停戰協定》50年以來的第一次,實屬不易之舉,使世界各國都對此次會談能成功解決朝鮮核問題抱有很大希望。布什總統在4月13日的記者招待會上曾兩度強調在解決朝鮮核問題上“美國一直主張必須實行多方協商予以解決”。布什說:“我認為,通過外交途徑可以解決朝鮮半島的無核化問題。對此,我充滿希望。” 他表示:“中國、韓國都同意朝鮮半島必須實行無核化,這里存在著共同利害關系。”
朝鮮過去始終堅持朝美雙邊會談而拒絕美國的多方會談主張,現在卻一改初衷轉而接受中國提出的三方會談方案。輿論認為,這是因為由于中國等國的反對,安理會沒有通過譴責朝鮮違約進行核開發的決議,使朝感到舉行多邊會談是避免聯合國制裁的有效途徑。再者,美國打伊戰爭取得速胜,不僅增強了在朝鮮核問題上的協商力,而且增強了在東北亞地區對盟國的影響力。通過這場戰爭,也使朝鮮看到了美國不顧國際社會反對而敢于繞過聯合國獨自行動的強硬態度,以及美軍絕對优勢的軍事實力,所以在中國的勸說下朝只得改變態度,避免加劇与美對抗,引來戰爭而重蹈薩達姆覆滅之轍。
4月23日上午,“三方會談”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美國代表態度強硬地表示不能接受朝鮮違約進行核開發,堅持要求朝解除這項核計划,廢除兩個主要的核武器項目,銷毀核設施;朝方則強調,如果美國放棄敵視朝鮮政策,朝方愿意采取消除美國在核問題上懮慮的行動;中國則表明了反對朝鮮擁有核武器、确保朝鮮半島無核化的主張,中國這個主張与美國對朝要求相一致。
四、會談不歡而散
然而在“三方會談”以外,美國“鷹派”卻在進行謀求推翻朝鮮政權的積極活動。美五角大樓制定了更換朝鮮政權的備忘錄,反對通過會談解決朝核問題,而且還擬定了打朝軍事計划:一旦國際社會說服朝鮮放棄核計划的外交努力失敗,或朝成功地從核燃料棒中提取核武器原料,美國就對朝展開外科手術式的攻擊,轟炸位于宁邊的核反應堆,將其摘除,同時炸毀朝軍隱藏在38線附近山區可以直射漢城和其他韓國城市的4000門重型大炮。在“三方會談”的前一天,駐韓美軍司令利昂拉波特將軍稱:平壤對全球穩定构成了多种威脅。
朝鮮方面對美國“鷹派”大加抨擊,朝中社在三方會談開始的當天說:“朝鮮半島的局勢如此緊張,美國的舉動隨時可能引發戰爭。”“伊拉克戰爭表明,一個國家要想保護自己唯一的辦法就是擁有強大的軍事威懾力量”,表示決不屈服于美國的戰爭壓力而執意要搞核生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与美對抗下去的決心(見4月25日《參考消息》報)。
對于美國“鷹派”的打朝倒金企圖,鮑威爾立即解釋說:“關于推翻朝鮮政權一事,根本沒有進入總統議題。總統的立場很明确,就是力求外交和平解決。”
可是也就在三方會談的第一天,朝鮮方面突然采取了一個非常之舉而令与會者大吃一惊。當天晚上,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毅舉行晚宴,席間,朝鮮代表團團長李根突然把美國代表團團長凱利請出宴會廳,在走廊一角以咄咄逼人之態對他說:“我們擁有核武器,但不能廢除。是求證還是轉移,完全在于你們。”凱利立即表態說,美國無法接受朝鮮的立場,如果朝鮮不拋棄核武器的話,一切將無從談起。中方代表團團長女外交官傅瑩在繼續會談時則再次重申朝鮮半島必須實現無核化的立場。當晚的會談就此陷入僵局。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得知此事后,馬上要求凱利拒絕与朝會談。于是朝美代表在24、25日兩天都沒有見面,只分別与中方會談。美方見無法再談下去,便要求提前一天結束會議。凱利團長离開北京抵達漢城后說,朝方李根團長多次用英文或朝語表明朝鮮擁有核武器。鮑威爾就此向朝鮮發出強硬警告說,美國不會被嚇倒,雖然將繼續通過外交渠道處理朝鮮核問題,但不排除采取“任何可能的方案”,暗示美國可能會實行軍事行動或經濟制裁來進攻朝鮮和推翻金正日政權。而朝鮮在25日予以回應道,美方極力回避朝美雙方應該談論的本質問題,只是繼續堅持其“先拋棄核”的老主張。于是,應開三天實開兩天的“三方會談”由于朝方李根團長的非常之舉不歡而散,無果而終。
五、希望与危險
對于這次“三方會談”,美國和朝鮮的各個鄰國都异口同聲地表示朝擁有核武器是令人無法接受的,無形之中使美日韓中俄組成了一個反朝核的聯合陣線而將朝置于孤立境地。輿論認為,朝鮮公開宣稱擁有核武器和生化武器,出口核材料,或進行核試驗,都可能促使美國對它采取軍事行動。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在不發生戰爭的情況下防止朝鮮半島發生核競賽危机。
其實,在這次北京的“三方會談”中,朝鮮作出了讓步姿態。朝方在會上指出:“美國有必要作出不侵犯我國的承諾,如果能夠滿足這個要求,我們將放棄開發核武器。”也就是朝方要求美國可以不与朝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只要作出不侵犯的承諾就可以了,這也是朝方給布什總統避開國會批准的一個方便。除此之外,朝鮮曾向美方提出了一份放棄核開發和導彈試驗的一欖子計划,以換取美國、日韓大量經濟援助及體制保證,獲得大的實惠回報。盡管這种行為有核訛詐之嫌,卻也為能夠化解半島核危机和戰爭危險帶來了一線希望。
正因為這個原因,三方代表決定通過外交途徑協調确定下次會談協商的日期,美國期望中國能夠繼續扮演積極角色。白宮發言人弗萊舍在會議結束的當天說:布什總統“依然相信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外交途徑加以解決”。“美國政府還沒有決定要制裁朝鮮,但將就此征求其他國家的意見”。鮑威爾則稱這次會談“非常有益”,并且對朝鮮想以放棄核計划換取大回報的方案持确認態度。甚至對朝持強硬態度的“鷹派”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也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外交手段最終解決這場危机”。
然而,日本報紙預計,對下次會談,美國將堅持要求日韓參加,如果朝鮮仍堅持在三國的框架下進行美朝對話,雙方又將會發生對立。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尹永寬甚至怀疑朝鮮沒有核武器,朝已擁有一、二枚原子彈只是朝鮮方面自己說的,并沒有人去加以客觀證實。如果朝鮮真的擁有核武器,則嚴重違背了包括“朝鮮半島非核化南北共同宣言”在內的各种國際規范,這必然會引發對朝極為不利的嚴重后果(見4月25日至30日《參考消息》報)。遺憾的是朝鮮卻就是敢于出爾反爾,違約食言,冒犯世界,視國際規則和協議為儿戲。
但是朝鮮這种像薩達姆那樣老鼠玩貓、不講信譽、頂風逆行的行為如果不思改變,繼續下去,最終必然要承擔被制裁甚至招來戰爭的巨大風險。在朝核問題上一貫采取軟硬兩手的美國除了力求和平解決外,也在加大武力解決的力度。鮑威爾在4月28日還稱贊這次三方會談“非常有益”,并确認朝鮮的建議,剛過一天,即4月29日,卻又改口說平壤上周提出的愿意以放棄核和導彈計划換取在經濟和外交上得到巨大好處的建議“是走錯了方向”。而美國政府也已拒絕了朝鮮的這一建議。布什總統一邊說要和平解決朝核問題,一邊卻又譴責朝鮮又在玩弄“核敲詐老把戲”,正召集手下大員商討要价更高的迫朝就范對策,甚至精心謀划如何軟硬兼施、以強硬為主地制服甚至消滅封建式父傳子的金正日專制政權的奇招,“鷹派”的主戰勢頭已越來越強勁。而且美國為了對付不斷升級的朝鮮核緊張局勢而要決定對朝實行海上封鎖時,很希望日本加入進來給予合作(見5月1日《參考消息》報)。
作為回應,朝鮮外務省副相崔壽憲在4月30日訪英時一方面重申在北京三方會談時的建議:如果得到安全保證,朝鮮就不研制或生產核武器,還將拆除其核武器設施,并允許國際檢查人員進行核查;另一方面卻又拒絕證明朝鮮擁有核武器。而朝中社則強烈暗示朝鮮已經部署了核武器,并譴責美國“卑鄙地”攻擊朝鮮,說美國應該率先放棄核計划,然后“才輪到北朝鮮這樣一個小國”。對于朝鮮這种既軟又硬的態度,英國則表示,朝鮮必須明确承諾解除武裝,否則就會面臨經濟制裁(4月30日《參考消息》報第2版),而美國“鷹派”早就在作打朝倒金戰爭的准備而摩拳擦掌了。
看來,金正日像薩達姆那樣仍在繼續搞老鼠玩貓的訛詐游戲,甚至認為美國和韓日因不敢与朝同歸于盡而必會讓步,不敢制裁,不敢真打;或者以為自己的“人質”戰略和利用他國弱點的优勢很大,在大國矛盾中游刃有余,即使要打,憑自己可觀的軍事實力和強大的突襲能力也能打贏。可是這個估計可能又會像薩達姆那樣是一种高估自己低估美日韓的錯誤判斷。一旦依仗打伊倒薩大胜之雄威、又做好了一切戰爭准備的美日韓,采取更新的戰法和威力更大的武器,真的發動速戰速決的打朝倒金戰爭,看似難啃的金正日政權也許真會抵擋不住而重蹈薩達姆政權的复轍,迅速崩潰瓦解,灰飛煙滅。而此事如果真的發生,也就創造了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不是自己和平演變,而是第一次被外部民主強敵用武力打敗而滅亡的首例奇跡。而這可能也是當今時代國內民主与專制的矛盾高于國際民族矛盾、民主人權高于政權強權的世界民主化潮流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是如果不自行提前主動改變專制體制就任何人都救不了的必然結果。
((2003年5月2日))寫于北京香山普安店
──原載呂加平個人主頁: //kk8259.39ok.com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