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農村醫療體系亟待重建

標籤:

【大紀元5月21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一日電)SARS疫情暴露出中國大陸醫療體系仍然落後,北京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表示,中共建政前三十年,在低收入的條件下建構起較完善的農村醫療體系,大體上解決了農民的初級醫療保健問題。但是後來的二十年改革開放,這個體系被拋棄了,農民看病的條件倒退了幾十年。

香港明報報導,胡鞍鋼呼籲北京的決策者要通過這次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重建大陸農村衛生體系,建立國家衛生委員會,統籌農村醫保建設。

胡鞍鋼指出,在毛澤東時代,中國的經濟水平低,但卻在鄉村進行了被世界銀行譽為「衛生革命」的農村醫療衛生建設,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八二年的三十年間,中國人均衛生支出只有五美元,但人均預期壽命卻由三十五歲提高到六十八歲。農民利用參加鄉村級的合作醫療,獲得雖然是低水準但卻是基本的醫療保障,這一時期,中國大陸城鄉的衛生健康水準明顯高於同等收入水準的國家。

但是,上世紀八0年代中國大陸展開改革開放,鄉村衛生體系被市場經濟衝垮了,城鄉衛生差距迅速拉大,農民成為無保障的群體,這不能說是改革的錯誤,只能說是改革付出的成本,說明這個世界上是沒有免費午餐的。胡鞍鋼說,過去二十年,中國大陸只用了佔GDP不到千分之一的投資,就控制了人口增長,在廣大農村推行了計劃生育政策。根據這一推算,目前中國大陸其實再使用千分二GDP的投資,或者一百億至兩百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就可以重新建構中國大陸農村的防疫體系。

相關新聞
中國衛生官員:改變SARS診斷標準將引起恐慌
星贈台大批醫療用品並借出兩台紅外線體溫器
SARS疫情肆虐  迄今宜縣共十五名通報病例
隱匿疫情不報 游揆:公佈醫療院所名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