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2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5月19日報導) [國際貨幣組織]星期天發表報告說,雖然出現全球性通貨緊縮的可能性不大,但通貨緊縮問題正在對一些國家和地區構成威脅,要求有關國家的中央銀行給予高度注意。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個特別小組星期天發表一份報告,提出通貨緊縮問題對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經構成威脅。被提名的有德國,台灣,香港和日本。報告認為,香港和台灣面臨嚴重的通貨緊縮壓力,日本的通貨緊縮已經持續了41個月,目前還沒有改善的跡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美國雖然存在一定範圍的通貨緊縮,但總體來說,出現通貨緊縮的可能性不高。報告認為,美國出現通貨緊縮有幾個條件,一是失業率從現在的百分之六上漲到百分之八,或者在未來18個月裡,經濟增長率一直保持在百分之一以下。基金組織讚揚了[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政策靈活,並表示,美元幣值走軟有利於減少通貨緊縮的壓力。
這個特別小組對佔全球經濟百分之九十的35個經濟體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新加坡和七個歐洲小國出現通貨緊縮的可能性“中等”。美國、中國等16個國家“偏低”,另外還有八個國家和地區是“最低”。報告特別提出德國需要特別注意。德國的通貨膨脹率低於百分之一,失業和閑置的生產能力都相當高,銀行業的日子也不太好過。在今後的一年中,德國出現一定程度的通貨緊縮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是由於歐元區其它國家的通貨緊縮問題比較小,所以歐洲中央銀行不大可能會因為德國而很快降低利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還指出,中國物價下跌是由勞動力過剩,生產能力過剩和其它一些臨時因素造成的。中國政府採取的各種反通貨緊縮金融政策和財政政策,以及私營部門需求和房地產價格增長強勁,有力地遏制了通貨緊縮的威脅。但是,報告也表示,薩斯病如果不能夠很快地控制,將會加劇通貨緊縮的問題。
報告指出,中國出口的迅速增加在某些領域助長了世界範圍的物價壓力。這種壓力在台灣和香港表現比較突出,新加坡較弱一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