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芾:悲黃河 泣長江

苗芾

標籤:

(//www.tvsmo.com)
【大紀元5月17日訊】香港的老一輩大部分的根都在大陸,在香港生活了多年,尚緬懷祖國風土人情以及鄉親。中年一輩風騷的就在心儀的中國文化的薰陶下長大,後來接觸得國際文化漸多,便成了中西合璧了。中國文化畢竟可思可盼而不可及。都想看看北京皇城故宮,西安的半坡遺址尋仰韶文化根源,絲綢之路沿途的古城遺蹟,敦煌龍門石窟的佛像,春風不度玉門關有多荒涼,從西端的嘉峪關到東邊的山海關長城有多宏偉,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氣勢,蜀道難如何難,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急流有多湍,西子湖蘇堤春曉……。然而,那種中國歷史文化情意結不是年青一代能體會的。

1979年大陸剛開放,香港同胞可回國旅遊,可是每到一個地方,都要預先申請下一站,麻煩帶來的難度使走訪各地作歷史憑弔更顯珍貴。

從北京坐四日四夜的火車去烏魯木齊,一過黃河,心中期盼終與眼前現景相疊,一切思想感覺都關掉了,好讓黃河的水與情充盈整個人。黃河不負其名,就是黃水,浩瀚,有力的衝流著,是力與美的結合吧。

另一次過蘭州,上了黃河大橋,黃河就在腳下,忍不住,拍了一幅到此一遊的相片,回來後左看右看都不順意,真的把他糟蹋了唄!

坐火車經過長江大橋好幾次,一衝而過,沒來得及攫取多少呢。1992年,趕緊在長江三峽工程未全面上馬之前遊一趟三峽,逆流而上,西陵峽、巫峽、瞿塘峽。很遺憾,多次河道工程及葛洲水壩的興建,三峽已非心儀的古代的三峽了。西陵峽近水邊的名勝古蹟給水淹了,我的心也隨著淹沒水下了。著名的巫峽十二峰不再巍峨,河面擴闊了,不再有激流。瞿塘峽也不再雄偉了。安排行程的遊河船可能深知大家會失望,轉入巫峽段的支流大寧河,在此河的小三峽一遊以補償。也好,見到了什麼是棧道、懸棺。

近十多年,因為人的道德敗落,天災人禍不斷,黃河長江不能倖免,不是洪澇便是乾旱,澇則洪水滔天,旱則千里斷流。表面原因是只顧建水庫,破壞森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三峽工程不顧一切上馬,就連全無水利或環保專業知識如筆者的人,細心想想也知不妥。不談工程帶來的環境災難、歷史文物災劫,僅看遷徙大量沿岸居民計劃就令人心寒,除了連根拔起的離開世代相承之祖地外,還遭無良貪官諸多欺凌……。



成片的黃河河床大面積裸露見底

最近黃河長江均告枯旱。在蘭州,成片的黃河河床大面積裸露見底,往日滿河黃水奔流的壯觀氣勢不復再,黃河流域今年上半年可能會出現大旱。最近長江瘦了,水也淺了,出現特枯水位,可能隨時斷航。這是黃河長江本身的難,也是中國人民的劫!

──原載《香港大紀元》(//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人權律師:對批評法輪功者的回應
【特稿】前學生起訴神韻和飛天的幕後真相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