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撞機事件 美駐京前大使普赫哈佛演講透內幕

--記哈佛費正清中心“現代中國”演講:中國軍事動向及美國反應

標籤:

【大紀元4月5日訊】
4月4日星期五﹐前任美國駐中國大使約瑟夫.普赫(Joseph Prueher)在哈佛“費正清研究中心”做了有關他對中國軍事發展分析的報告。在擔任大使前﹐普赫是退役海軍總指揮官﹐專門負責亞太地區。他現在哈佛和斯坦福大學做國防工程的顧問教授。

普赫說﹐當你看具有國際挑戰性問題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們的共同點是﹐它們都和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有關。這四個因素象四個圓圈﹐是互相交錯的。如果只看重其中一個﹐那就太短見﹐到頭來還得回來平衡另外幾方面。新加坡總統李光耀曾經說﹐政治的穩定是經濟繁榮的基礎。普赫認為﹐如果缺少強大的軍事力量﹐還不能達到政治的穩定和經濟的繁榮。

1978年後﹐中國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除了經濟﹐它的軍事也在日益膨脹。那麼﹐中國將如何運用它現代化的軍隊﹐已越來越成為美國關注的目標。

普赫認為﹐中美關係兩個最大的困難是﹕1。中國經濟越來越開放﹐但其對政治權利的控制卻越來越緊。這是最關鍵的困難。2。 中美個人權益和中央極權的不同的理念。美國是以憲法建國的﹐國家是保護人民的。而中國正好相反﹐從幾千年的帝王制到現代統治﹐都是中央極權﹐極權比人民要重要。美國的人權是建立在政治自由﹐宗教自由之上的﹐而中國的人權還處在衣食住行上。

但是﹐中國和美國還是有許多地方可以打成共識的。第一﹐中國和美國一樣﹐也希望區域安全﹐全球安全。比如在解決北韓問題上﹐如果中國和美國不站在同一邊是解決不了的。第二﹐環境問題﹐污染﹐水資源﹐能源和艾滋病牽涉到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也包括中國和美國。第三﹐我們都希望世界性的機構﹐比如聯合國﹐世貿﹐世界糧食組織﹐世界銀行等能夠有效的運行。只有它們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才能幫助解決跨國界的問題。

接下來﹐聽眾踴躍地提問。有人問﹐中共在福建沿海至今已對準台灣設了四百枚飛彈﹐美國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普赫認為中共目前沒有實力武力攻打台灣﹐這些飛彈只是中共對台灣象征性的威脅。美國也曾經建議中共把飛彈移開﹐做出象征性的和談姿勢。不過對方沒有聽。

又有人問﹐中國對東亞的小國﹐比如緬甸﹐柬 埔 寨﹐ 老撾等有很強的軍事影響﹐美國有沒有希望中國借助它的軍事影響去幫助改善這些國家的人權狀況。聽眾隨之大笑。普赫也笑道﹐也許應該先考慮如何改變中國的人權狀況。

隨之就有人問普赫﹐在他的任期內(1999年11月到2001年5月)﹐許多民運人士入獄﹐他是如何跟中共談判這些的。普赫說他們一直都用不同的方式與中共談判人權問題。但他們不可能在每次談判時把每一樁例子都談到。有個現象是﹐每次哪個大人物出訪﹐他們總能釋放一兩個﹐甚至四五樁個例。但從來沒有辦法去“解決問題”。他以前還認為可能是他們談判的方式的問題。但後來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反正很讓人煩惱。

在普赫任期內的最大事件還是要數中美飛機的撞機事件。他說他清楚地記得那是兩年前的4月1日。中國在出事第一天的態度就很強硬﹐認為美方撞了中方的飛機﹐侵犯了中國的領空和沒經允許緊急降落在中國的機場﹐由此必須向他們道歉和賠錢。美方花了兩天時間來分析誰對誰錯﹐後來發現再分析也沒有用﹐因為中國已在國際上表明了強硬態度﹐如果美方不給中國什麼合理回應﹐他們就下不了臺﹐即使他們後來覺得自己錯了﹐也無法改變態度。

普赫說當時國務院讓駐華大使全權處理這件事﹐國務院只是給予全面的後盾支持。國務卿鮑威爾每天跟他通兩三次電話﹐有時普赫在美國時間凌晨兩點打電話過去﹐鮑威爾都照接不誤。

他後來寫了一封外交措辭婉轉的信﹐對撞機事件和中方人員的損失表示遺憾﹐同時對中方沒有聽到美方要求緊急降落的呼號表示遺憾。中方把這封信翻譯成了另一種味道﹐成了道歉信。不過沒關係﹐普赫說﹐這樣中共也有了台階可下。最重要的是﹐美國堅持了自己的立場﹐美方機組人員安全返回了。◇

相關新聞
以色列受襲一周年 賀錦麗川普各自發表演講
川普:若當選 對墨西哥進口汽車徵200%關稅
非營利組織研討會:加州公校現狀及對策
小肯尼迪暫停競選後 聚焦美國慢性病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