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戰後反戰軸心失去舞台

標籤:

【大紀元4月16日訊】(中央社記者鄒明智巴黎特稿)美英聯軍按照計劃以不到四個星期的時間打垮伊拉克的海珊政權,大獲全勝,頗使袖手旁觀的法、德、俄三個反戰派國家大為尷尬,因為伊拉克戰爭的結束,國際情勢頓時產生極大的變化,反戰勢力已失去可以呼風喚雨的國際舞台。

  上週末在俄羅斯的聖彼得堡舉行的法德俄三巨頭會議,顯然是反戰陣營為伊拉克戰後爭取最後發言的機會,希望在戰爭進入尾聲時再打出聯合國牌,給予英美「違法」發動戰爭「合法」的機會。換言之,如此法德俄三國就可堂而皇之參與伊拉克重建。

法國總統席哈克、俄羅斯總統蒲亭及德國總理施若德同聲表示,唯有聯合國出面收拾伊拉克戰後殘局才是正途。可是美英聯盟並不領情,布希政府甚至強調,聯合國應可負起人道救援的基本任務,言下之意排除參與其他重建工作的可能。

  在兩天的峰會中,席哈克露出法國強烈反戰的真正目的,他聲明反對片面主義,反對超強獨霸全球事務,強調世界應該多極化,由聯合國主導國際政治情勢。但是他的論調沒有獲得迴響,德國比較實際,採取溫和態度面對美英聯軍勝利的現實。由於德國態度轉變,會後三國領袖表示這是非正式會議,不公開發表共同聲明。

事實上,伊拉克戰爭的結束,已徹底改變中東國際局勢,讓席哈克與蒲亭反戰的陣營頓時失去活動的空間,意圖組成對抗美國超強的軸心也失去了可靠的憑藉。戰前三國信誓旦旦為中東和平而反戰的口號,一致的聲調咄咄逼人,確曾令英美主戰聯盟有一陣陷入孤掌難鳴的窘境,甚至使支持美國的東歐國家都不敢公開聲援。而今情勢丕變,主客易位,連橫三國各有所圖,結盟自是難以持續。

  施若德於十五日與英國首相布萊爾會晤,表達德國參與伊拉克重建的意願。他在六個月前因選舉的需要,以和平鴿的姿態出現,大唱反戰高調,以爭取中間主和派的選票,選戰獲勝,連任順利成功,自然要繼續扮白臉一陣,因此才與席哈克沆瀣一氣。但在聖彼得堡峰會中他才發現,席哈克高聲譴責美英「武力佔領」、「帝國主義殖民」,蒲亭嚴詞抨擊美英「強力推銷資本主義」、「武力推動民主革命」,與聯合國參與重建原意相去甚遠,更不想讓人誤以為意圖建立巴黎、莫斯科、柏林為軸心的聯盟,才急流勇退。

  再則,德國也認為,英美聯軍的勝利應視為伊拉克人脫離專制統治獲得自由的一大勝利;而基民黨與綠黨的聯合政府也主張,北約組織雖然受到憲章的限制,不能對北約以外的地區用兵,但並非不能負起伊拉克重建的任務。上週德國外長費雪特別訪問以色列及巴勒斯坦,試圖重建以巴和平對話管道。這個作法,與法國外長德維勒班則訪埃及、黎巴嫩、大馬士革及利雅德之行,大異其趣。德國這些觀念上的轉變很能迎合英國的好感,數月來與法國同一外交步調也就此打住。

  至於蒲亭也有另一套想法,面對明年春天的俄羅斯國會及總統大選,與其支持美國的伊拉克戰爭,不如反戰來得迎合選民的意向。對布希政府指控敘利亞收容海珊政權的黨羽,且可能窩藏伊拉克的毀滅性武器,蒲亭特別嚴正警告美國,既然未在伊拉克境內發現重大毀滅性武器,不應一再犯錯,輕易動武推翻敘利亞政府。

  席哈克數月來努力反戰,因為美英聯軍如期完成推翻海珊政權的目標,知大勢已去,日來說話的態度已有一百八十度轉變。他在上星期美英聯軍攻下巴格達後,立即向布希表示慶賀之意,但是依法國媒體的報導,布希沒有接這通電話,席哈克頗感悻悻然。戰前,也是席哈克帶頭在聯合國安理會唱反調,威脅動用否決權,不讓美國在一四四一號決議案之外提出第二個決議案通過,力阻聯合國出面主導戰爭。

  席哈克態度的轉變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多方反戰的努力失敗後,發現戰後中東棋盤的變局,既然無法參與伊拉克重建工作,等於坐失分享石油利益的機會。法國因力主反戰的結果,可說是裡外不是人,未來在西方陣營的地位,必然越來越孤立,甚至在歐盟集團中,恐也難再呼風喚雨了。(//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義大利國會通過派兵駐防伊拉克
戰爭結束席哈克致電布希
俄媒體對美是否會攻打敘利亞出現兩極化評論
劉辛:我對布什政府表示失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