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陳蘇4月15日報導) 美國打贏伊拉克戰爭後的首要任務是建立一個伊拉克新政府,這被視為是美國要在中東地區推行自由民主和人權的價值觀的重要舉措。觀察人士認為,中東局勢的改觀也可能在政治和經濟領域對世界其他地區以及中國帶來某種影響。
911恐怖事件發生後,美國重新審視並調整國家安全戰略。香港時事評論員何亮亮說,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美國認為中東已經成為伊斯蘭世界反美分子孳生的溫床。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家安全項目主任朱鋒教授說,美國從重建伊拉克下手,希望在中東地區注入西方思想及價值觀,加速該地區政治結構的轉型。
*重回世界石油市場有利中國*
朱鋒說:美國現在認為它拿伊拉克開刀,很重要的是要進行中東地區現狀的變更,這種變更就是要美國所推行的民主自由和人權的價值,包括市場經濟逐步推行到中東地區,以此來消除穆斯林反美主義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如果這個轉型進展順利的話,伊拉克的經濟形勢能夠很快扭轉,人民可以享受民主自由的權力。
香港時事評論員何亮亮認為,那將對整個中東世界產生重大影響。雖然在中東地區實現美式民主不會象打贏伊拉克戰爭那樣是一個短期能夠實現的目標,但北大教授朱鋒認為,人們將會很快看到,有著世界第二大石油儲藏量的伊拉克重回世界石油市場。朱鋒說:美國這次伊拉克戰爭的結果將會使得伊拉克重新成為世界石油市場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石油輸出國。伊拉克的石油也會進行新一輪的大規模開採。所以這樣也會給中國在海外的石油投資和石油開髮帶來新的機會。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可能意味著中國石油戰略的一個新的轉折,也會帶來更多的新的機遇。朱鋒教授說,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的一個石油進口大國,每年進口石油的百分之50到60來自中東地區。中東地區保持穩定意味著中國能源來源的安全。朱鋒教授說,伊拉克戰爭對中國重新思考能源戰略安全帶來深刻影響。他說,中國在對進口能源依賴性不斷提高的同時正在尋找新的途徑確保本國的能源安全,其中包括進口來源的多元化,更多地對外進行石油投資,而不是簡單地進行石油交易或者買賣,以便克服世界石油市場價格的動盪給中國經濟帶來的衝擊。
朱鋒教授說,從對外貿易的角度看,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中對外貿易已經超過百分之40,所以中國需要國際市場的良性發展。特別是美國市場的景氣與否對中國經濟越來越重要。他說,美國市場是中國出口商品淨盈餘的主要來源,這部份來源對中國整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越來越大。
*全面報導伊戰提高人民信息權利*
香港時事評論員何亮亮說,除了經濟因素之外,伊拉克戰爭從政治方面對中國的影響也是深遠的。實際上,中國人民在這場戰爭過程中希望得到更多知的權力,得知更全面真實的新聞,更詳細的戰爭資訊,已經促使日益市場化的中國媒體在對這場戰爭的報導形式上發生了變革。何亮亮說:中國的官方媒體,不論是電子媒體還是平面媒體長時間,而且是非常直接地報導伊拉克而且還做出評論,本身對中國媒體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而中國的老百姓一旦接受這種進步之後,就會習慣於這種直播的,不受事先審查的新聞報導的方式,胃口就會提高,老百姓不僅對於伊拉克戰爭,對其他方面的新聞要求也會一樣。
旅美政治活動人士,北京之春總編胡平說,從中國國內的網站上就能清楚看到,老百姓對薩達姆的倒台叫好喝彩,並且不加掩飾地表示對中國一黨集權專制的不滿。他說,薩達姆的垮台對拒絕民主改革,堅持一黨獨裁的中國政府構成了更大的壓力。胡平說:這次戰爭讓人們最歡呼的一點就是薩達姆獨裁專制暴政的垮台,這個事情毫無疑問就像多年羅馬尼亞齊奧賽斯庫,和其他獨裁暴政的垮台一樣,都好對現在還存在的專制政權構成一種新的心理打擊。這對中國人民要求自由民主的潮流構成鼓舞。
*美國經濟繁榮將可帶動全球景氣*
有觀察人士認為,從某種意義來說,美國的穩定就是世界的穩定,美國經濟的繁榮就會帶來全球經濟的景氣。對於已經融入國際經濟大循環的中國來說,中國需要美國的穩定和繁榮。胡平說,如果這場伊拉克戰爭能夠起到對恐怖主義的威懾作用,從而降低恐怖主義對美國的威脅,那將有助於美國經濟的復甦,有助於全球秩序的穩定。
(//www.dajiyuan.com)